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4|回覆: 0

[史學] 顧炎武八股『敗壞人才』說 並非全盤否定科舉(一)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0-11-29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


多年來,提到八股文取士,有關論著幾乎是一片否定聲,而且是全盤否定;作為全盤否定的重要佐證,又幾乎無不引用顧炎武這樣一段話,見於【日知錄集釋】卷十六『擬題』條:
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
可是,顧炎武果真全盤否定八股文取士之制嗎?否!
1.顧炎武此話是針對同篇上文『今日科場之病,莫甚乎擬題』云云,而發的激憤之語。所謂『擬題』,指的是下述弊病:從明初以來,科舉所考經義(由於後來文體要求八股對仗,俗稱八股文),【四書】是全文,但字數不多;【五經】內容多,但只考其中一經,後來還削減了一些篇章。由於整個說來可出的有意義的考題不過一二百道[1],漸漸出現這樣的現象:一些『富家巨族』預先『延請名士』,將這些可出之題各撰成一篇八股文,令子弟『記誦熟習』。
因為『入場命題,十符八九』,將所記之文抄謄一過,便可中式,結果導致『天下之士,靡然從風,而本經亦可以不讀矣』[2]。顧炎武把這叫做『成於剿襲,得於假倩』之風,並說『卒而問其所未讀之經,有茫然不知為何書者』。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接着抨擊『敗壞人才』云云。類似的話亦見於【亭林文集】卷一【生員論中】:『國家之所以取生員,而考之以經義、論、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經之旨,通當世之務也。今以書坊所刻之義謂之時文[3]。舍聖人之經典、先儒之註疏與前代之史不讀,而讀其所謂時文。時文之出,每科一變,五尺童子能誦數十篇,而小變其文即可以取功名。……故敗壞天下之人才……夫然後寇賊奸宄得而乘之,敵國外侮得而勝之。』
顯然,所謂『敗壞人才』,只就『今日』流弊立論(坊刻時文約『興於隆、萬間』[4],自亦屬『今日』範圍)。所以在另一地方顧氏又說:『蓋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節抄剽盜之人』,如能成功,『科場亦自此而清也』[5]。既然清除『今日之弊』後科場可『清』,則自亦意味出現此弊以前的明代前、中期科場是『清』的。這是邏輯之必然。且有下證。
2.【亭林文集】卷三【與彥和甥書】曰:『萬曆以前八股之文可傳於世者,不過二、三百篇耳,其間卻無一字無來處』;希望其甥集門下士『將先正文字註解一、二十篇來……除事出【四書】不注外,其【五經】、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之注【文選】,方為合式。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也』。注釋這些『八股之文』,竟要求如李善之注【文選】,此顧氏視其內容充實,用典淵源有自之證。顧氏對『八股之文』的類似看法還有:『前輩時文無字不有出處』[6];『夫昔之所謂三場,非下帷十年,讀書千卷,不能有此三場也』[7]。
這些看法也有顧氏同時學者言論為之呼應。如黃宗羲便說:『科舉之弊,未有甚於今日矣。余見高、曾(祖)以來,為其學者,【五經】、【通鑑】、【左傳】、【國語】、【戰國策】、【莊子】、八大家,此數書者,未有不讀以資舉業之用者也。自後則束之高閣……』[8]。也是將流弊定在『今日』,而與『高、曾』之時大量讀書對比。
3.對『今日』流弊,顧炎武無一字涉及文體八股對仗。相反,在斷言這一格式『蓋始於(憲宗)成化以後』,接着具體介紹明世宗嘉靖以前八股對仗的形成過程及破題、承題等作法。對這一文體,顧氏不但未表示鄙棄反對,而且引【孟子】語,視之為『規矩』;並對『嘉靖以後,文體日變』,略有微詞,稱『問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謂矣』;顧氏甚至認為『今之為時文者』是在走向『裂規輛亍薄T誚檣芪奶宓淖詈笠桓齷方凇按蠼帷筆彼:『篇末敷演聖人言畢,自攄所見,或數十字,或百餘字,謂之大結。
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時事,以後功令(指有關科舉等法令)益密,恐有藉以自炫者,但許言前代,不及本朝。至萬曆中,大結止三、四句』。接着發出感慨:『於是國家之事罔始罔終,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見於應舉之文矣』[9]。從其語氣可以看出,顧氏僅不滿於萬曆以後的文體。這和上述他對流弊出現前後八股文內容的不同評價,也是一致的。
4.顧炎武【蔣山傭殘稿】卷一有兩封【與李霖瞻(書)】,其一曰:『小兒……衍生,亦頗謹飭。本經【毛詩】已完,令節讀【五經】,兼誦先輩八股文百篇,意不在覓舉也。』[10]人所共知,顧氏大義凜然,堅決拒仕清朝。此信又反映他不許兒子『覓舉』。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衍生誦讀八股文百篇,並與節讀他最尊崇的【五經】同時進行呢?只能有一個解釋,即顧氏對這些『先輩』的八股文十分欣賞、尊重。這和上引他的話『前輩時文無字不有出處』,也是相呼應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