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3|回復: 0

[史學] 甲午战争史研究综述(三)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0-11-29 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洋水师
在此期间,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馆名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甲午战争的主要战迹地山东威海创建。该博物馆不仅成为专门集中展示甲午战争历史的一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全国甲午战争研究的一个中心,每年都举办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的学术讨论会,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将"甲午战争研究中心"设在该馆;该馆自建有甲午战争资料收藏中心,编辑出版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论著索引(1894-1993)》(齐鲁书社1994年出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等。


四、甲午战争史重要问题的研讨情况

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拓展,甲午战争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细致地深入到这场战争的每一个环节,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甲午战争史重要问题的学术研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甲午战争的战略问题

庄维民《论甲午战争中的清军战略》(《东岳论丛》1984年第4期)一文指出:清廷采取以京畿为轴心,京津、奉天并重的防御体系,消极地把旅顺口、威海卫视为海军避风港,忽视其对渤海的钳形屏障作用。因而在兵力部署上本末倒置,不是加强两翼,拱卫京津,策应东线战场,而是消极地集兵力于京畿,候敌来攻,乃是自取其败。吴如嵩和王兆春《试谈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使用问题》(《中日关系史论丛》第1辑)一文,专门探讨了清朝海军的战略运用问题。他们不赞成某些论者关于清军在战争初期,应通过海上主力决战以争夺黄海制海权的主张,认为正确的方针应该是:北洋海军以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为依托,以旅大、威海的海岸炮台和水雷等既设障碍为掩护,控制渤海海峡,寻求有利战机对敌实施奇袭和突击,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待力量优劣易势,然后转入反攻,寻求海上决战,控制黄海制海权。丁名楠《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一文,就日本军部、内阁关于战争的战略分歧、战略的形成与修正过程作了详细介绍。杨志本和许华《北洋海军覆灭原因再探讨》(《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一文专门探讨了甲午战争的海军制胜战略与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作战指导问题,认为中日两国海军对黄海与渤海制海权的争夺,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全局,对于中日双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认为:清朝政府在战略上缺乏对战争的全盘策筹和部署;对于战争的可能情况未做过分析和判断,更没有制定出应付各种可能情况的作战预案;对于海上战场和陆上战场的战略方向,战略战役的协同配合等,一切均属心中无数;没有置海上战场制海权的争夺及得失于高度重视之中,甚至对于使用南洋海军兵力与北洋海军联合作战这么一个十分必要而举措应属自如的问题,也根本未做过认真的考虑。因此中国方面在战争中陷入被动的不利战略局势之中是必然的。

一些研究者还将研究的着眼点投向近代中国的海军海防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研究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的失败。杨志本、许华在《从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覆灭看中华海权思想》(《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一文中,分析了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思想及其海上战争实践,首次提出了中华海权思想衰落是造成甲午海战失败的深刻原因。该文指出:中国清朝政府创办的近代海军虽然拥有在远东居于较强地位的作战实力,但它缺乏战略理论,缺乏在战略理论指导下的战略战役指挥艺术,一言以蔽之,就是它缺乏的是海权思想;这样一支海军舰队,先败于东海、再败于黄海的悲剧命运,是难以避免的。许华在《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光明日报》1999年11月19日)一文中,结合海权理论,对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概括: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中国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同等的在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可惜的是,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缺乏那个时代所必需的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积极发展海军的意识,而是企图将一个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新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陈腐轨道,企图用代表和体现着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坚船利炮去维护和拯救已经濒临死亡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论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执政者们对海权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否有共同的认知,但他们在海军战略方面的实践,特别是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已经最终充分证实并检验出海权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2、关于北洋海军暨近代海军的阵法问题

对于甲午战争中清军战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军方面。在有关甲午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接敌阵形问题的争鸣中,产生了一大批有关北洋海军暨近代海军战术与阵法的研究成果。戚其章《北洋舰队布阵举要》(《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1983年),有感于1884年天津水师学堂编译出版的《船阵图说》阵式繁杂,使人难得要领;遂将其归纳为鱼贯、雁行、鹰扬、燕翦、糜角等五种基本阵式,并分别加以图说。杨志本、许华的《近代海军作战的阵法与战法述论》(《历史档案》1988年第2期)一文,采用现代海军军语。将北洋海军暨近代海军的阵法概括为纵队(鱼贯阵)、横队(雁行阵)和各种梯次队形(斜列阵)。上述两篇文章,是对北洋海军暨近代海军阵法的全面考察之研究成果,使甲午海战的研究者们可以较方便地了解有关甲午黄海的阵法即队形问题。两篇文章对于近代海军的阵法也有一些分歧意见,特别是对犄角阵:前文认为犄角阵是可以灵活排列的;后文则认为犄角阵必须是由三艘军舰为基本的排列单位,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犄角阵。后文还对于世界海军战术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给甲午海战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必要的海军战术参照系。这种注意运用过去被学界忽略的近代兵学著作的情况,是近代军事史研究领域里亟缺并需要倡行的一种现象。

3、关于黄海海战问题。

以"海军制胜"为显著特征的甲午战争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海上战场和陆上战场;黄海海战是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黄海海战,既是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门课题,同时也堪称为中国近代军事史方面研究得最为深入、分歧意见最大一个热点问题。由于中日双方史料记载不同,海战过程又错综复杂,因此对北洋海军以何种队形接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认为北洋海军排列的是横列队形或"一字形阵势";吴如嵩《谈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江苏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认为是二列横队的一种交错配置;郭毅生、唐池安《论甲午黄海大战与中国北洋海军》(《文史哲》1957年第6期)认为是"后翼梯阵";戚其章《英人泰勒质疑》(《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认为北洋海军接敌的阵形接近于"人"字形,外国人称之为凸梯阵;杨志本、许华《论丁汝昌海上战役指挥失误问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认为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是"由启航后的五叠雁行阵改列为一字雁行阵"。姜鸣《关于黄海海战中国舰队接战队形问题》(《华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分阶段对北洋海军队形变换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其以启航队形五叠梯队到丁汝昌下令变化的拟定队形(五列梯队),最后实际走成了涣散的"人"字队形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