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41|回覆: 0

[史學] 古代貪官都有什麼有『苦衷』 爲何而貪?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1-3-25 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華網 作者:宋慶森
中舉了,甚至參加殿試,點了翰林,通向官場的門敲開了,但是並非立馬就授職入堂做官,『敲門磚』只是敲開了做官的第一道門,真正圓做官發財的夢還早著呢。
從制度上來說,所有的文官都要由朝廷吏部銓選,並定期讓士子『掣籤』(即抽籤以定做官的省份)而後分發。因此,凡是要做官的士子必須到京城投供報到。一般說來,凡是到地方上任的,都要按吏部規定的『班次』候選。由於仕途雜進,做官的人多,候選的士子都要『候』一段時間,才能輪到掣籤分發。新科進士歸班選用知縣,直到吏部查明前科進士將次用完,才能令其赴部投供,照原甲第名次先後挨選。
中國古代的官員可以分爲兩大類:職事官和散官。職事官有固定的編制,擔任實際職務並行使一定權力;散官則沒有定額,沒有實際職務,也就沒權力,這還不同於現在的『非領導職務』幹部,它只是一種象徵,也稱階官。【隋書・百官志】記:『居曹有職務者爲職務官,無職務者爲散官。』
由於曆年累積,再加上『捐官』越來越多,花錢可以買官,於是候補的官員如過江之鯽。比如,清末四川一地,候補道員多至50多人,知府20多人,通判、知州、知縣多達400多人,以至出現了『某員到省二十年未得委差,衣食俱乏,凍餒而死』和『孑然一身,典質俱盡,自刎而死』。著名書法家趙之謙也曾是一個候補知縣,可多年無任用的希望。眼望全國1729個州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輪到自己,於是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爲『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以自嘲。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擠進了衙門,吃官俸了!回過頭想想這一路走來,自己千辛萬苦,後面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爲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就像是欠的債,這些哪能一筆勾銷,都需要一一回報。讀書、做官、發財,是古代人生唯一的正途,也是一種經濟投資,既然是投資,就要回報,回報僅滿足一下臉面的虛榮是不夠的,家裡要的是貨真價實的真金白銀。老宅要建,祖墳要修,最終的榮光在於衣錦還鄉,可是不能自己『衣錦』回家時,老家還是老面貌。
這些都需要一開始做官就要經營的,就像一當皇帝就開始修皇陵一樣。此外,七姑八姨,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親戚都會找上門來,要不怎麼說當官的親戚多呢!還有,當年私塾的老先生,家鄉的地方父母官,都是要花銀子打點的。可憐那點官俸,哪應付得了?你再清高,欠了那麼多債,能一身輕嗎?一旦入彀,首先就逼著你去想如何撈回,不但要撈回,還要賺取『利潤』,要爭取最大限度的回報。
功名是自家掙來的,還有多少感戴朝廷、報效國家之意?這就是『紗帽反不如和尚』的原因。當官以後,既是國家政策的執行者,又是封建特權的享受者,於是就有了貪賄的可能性,『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少貪一點就不錯了,不僅反映官本位思想對世人的銷蝕作用,尤其反映了中國士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致富方式。
其實統治者是明白這一點的,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諭大學士等:『朕於大臣官員,每多包容之處,不察於細故也。人當做秀才時,負笈徒步,及登仕,從者數十人,乘馬肩輿而行,豈得一一問其所以來耶?』一個窮秀才,背了個包袱皮進京趕考,一旦入仕,車馬成群,不是貪就沒有別的解釋。
可見,傳統科舉制是產生大批貪官污吏的重要機制。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