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93|回覆: 0

[史學] 北魏的內河航運(2)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1-6-13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易歷史
為了供給邊域軍隊的糧食,太武帝時即有造船漕運的記載,太平真君七年,刁雍曾建議『今求於牽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以運輸軍糧。【魏書】卷一百一十【食貨志】曾記載三門都將薛欽的建議,於『計京西水次汾華二州、恆農、河北、河東、正平、平陽五郡』供應綿絹及貲麻之州、郡,『市材造船,不勞采斫』,『雇作手並匠及船上雜具食直,足以成船』,而且當時造船的代價並不高,『今取布三百匹,造船一艘並船上覆治雜事,計一船有剩布一千一百匹。』他還設計了『又其造船之處,皆須鋸材人功,並削船茹,依功多少,即給當州郡門兵,不假更召。』此亦明國營造船業是服務於政府需要的。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也曾多次下詔修造大船,『於時宮殿初構,經始務廣,兵民運材,日有萬計,伊洛流澌,苦於歷涉,(成)淹遂啟求,敕都水造浮航。高祖賞納之,意欲榮淹於眾,朔旦受朝,百官在位,乃賜帛百匹,知左右二都水事。』〔1〕(【魏書】卷七十九【成淹傳】) 成淹因建造船隻使行人免遭涉水之苦,而受到孝文帝的重視。蔣少游巧思多能,『孝文修船乘,以其多有思力,除都水使者,遷兼將作大匠,仍領水池湖泛戲舟楫之具。』〔2〕(【北史】卷九十【術藝・蔣少游傳】)孝文帝下詔修造船隻的目的是為了遊玩的需要,既然能修造規模豪華的船隻,說明北魏的造船業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當時還存在着私人造船業,不過不占造船業的主流,故略而不論。  


    二 航道的疏通  

  北魏的內河航運得以進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得力於其境內有着便利的水運通道。但是並非所有的航道都是可以通船的,為了航運的便利,北魏中央政府對於一些可以通航,但航道並不暢通的河道進行了治理。這其中較為有代表的人物是孝文帝。孝文帝自鄴還京,泛舟洪池,乃從容謂沖曰:『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河入汴,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出戶而斗,此乃軍國之大計。今溝渠若須二萬人以下、六十日有成者,宜以漸修之。』沖對曰:『若爾,便是士無遠涉之勞,戰有兼人之力。』〔1〕(【魏書】卷五十三【李沖傳】)在舉行修鑿河道開工儀式的太和二十年九月『丁亥,將通洛水入谷,帝親臨觀。』〔1〕(【魏書】卷七下【高祖紀下】)【魏書】卷六十【韓麒麟傳附顯宗傳】也載韓顯宗上書云:『今因遷徙・・・・・・端廣衢路,通利溝渠。』史稱『高祖頗納之。』可以這樣認為,孝文帝修鑿運渠的行動實際上與韓顯宗的思想不謀而合。這種修鑿渠道以通漕運的現象在北魏與南方作戰中也曾運用。孝文帝進攻鍾離未能占領,將於淮南修故城而設置鎮戍,以安撫新附之民,向高閭徵求意見,高閭對曰:『少置兵不足以自固,多留眾糧運難可充。又欲修渠通漕,路必由於泗口;溯淮而上,須經角城。淮陰大鎮,舟船素畜,敵因先積之資,以拒始行之路。』〔1〕(【魏書】卷五十四【高閭傳】)這是高閭假設之語,其意是言若於淮南修建鎮戍後患無窮。魏世宗時,崔亮為度支尚書,『又議修汴蔡二渠,以通邊運,公私賴焉。』〔1〕(【魏書】卷六十六【崔亮傳】)其目的正是為了漕運戰略物資到東南前線。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魏孝文帝為了河道的暢通,在外巡遊時多次打算在黃河上經水路而至洛陽,有時還付諸實踐。太和十九年,『高祖幸徐州,敕(成)淹與閭龍駒等主舟楫,將泛泗入河,溯流還洛。軍次`x,淹以黃河浚急,慮有傾危,乃上疏陳諫。高祖敕淹曰:「朕以恆代無運漕之路,故京邑民貧。今移都伊洛,欲通運四方,而黃河急浚,人皆難涉。我因有此行,必須乘流,所以開百姓之心。知卿至誠,而今者不得相納。」』〔1〕(【魏書】卷七十九【成淹傳】)這可以說是孝文帝為了河道的暢通而親臨一線進行考察,孝文帝的話也道出了北魏遷都洛陽有物資供應便利方面的原因。太和二十一年四月,孝文帝巡遊至長安,『己丑,車駕東旋,泛渭入河。』〔1〕(【魏書】卷七下【高祖紀下】)這也反映了孝文帝多次走水路是為了探索水運通道。然而,孝文帝的探索水道之舉並非人人理解,後高祖將自小平泛舟石濟,穆亮勸諫曰:『臣聞垂堂之誨,振古成規,於安思危,著於【周易】。是以憑險弗防,沒而不吊。匹夫之賤,猶不自輕,況萬乘之尊,含生所仰,而可忽乎!是故處則深宮廣廈,行則萬騎千乘。昔漢帝欲乘舟渡渭,廣德將以首血污車輪,帝乃感而就橋。夫一渡小水,猶尚若斯,況洪河浩汗,有不測之慮。且車乘由人,猶有奔逸致敗之害,況水之緩急,非人所制,脫難出慮表,其如宗廟何!』也許穆亮是出於對孝文帝安全的考慮,才有此言。孝文帝也不得不說:『司空言是也。』〔1〕(【魏書】卷二十七【穆崇傳附亮傳】)而沒有沿黃河探尋水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