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8|回覆: 0

[史學] 古代中國官修史書的流弊(1)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6-22 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
中國古代史館開創的官修史書制度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史學業績,其所涉史籍之浩翰、理論之精到以及制度之完備,確實堪稱天下第一。然而,幾千年的官修制度為後代留下的遺憾,也同樣為世上各國所不及。   
         
    宰相監修國史  歷史蒙上塵埃  

    中國歷史上的宰相監修國史制度,在初創時期有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其實行的一人獨斷修史事務,卻使歷史的真偽蒙上了塵埃。  
    瀏覽一下歷代史館監修所為,有以下幾點特別令人深思:  
    第一,附庸風雅,假充內行。這是不稱職的史館監修的通病。史館監修雖然不是一個肥缺,但在文人圈內卻是一個地位很高的榮譽位子。做監修的史官不一定能做宰相,但宰相有了史館監修的頭銜便會受到天下文人的認同,名聲大振。所以自唐初開創宰相任史館監修先例後,歷代宰相無不以兼任史館監修為仕途之幸事。這種官修史書制卻是一場災難,館內正常修史秩序被打亂了:  
    其一,胸無點墨(指史學)的宰相可能在仕途上春風得意,但在紛雜的歷史現象面前卻一籌莫展,往往是『每欲記一事、載一事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不知從何下筆。其二,即便有過一點舞文弄墨經歷的宰相,掛上史館監修的頭銜後,極易忘了自己的根底。原先時政記一類的國史資料都是由一般史官編寫的,中唐之後宰相戴了監修的桂冠,以為自己真的亦具備書寫乾坤的本事了,獨攬了此類史書的修撰。縱覽封建官場,大凡以官秩博學術名聲者,忠君思想固然牢固,專業知識卻往往低下,所以唐以後監修編的此類國史資料的資信程度很低,要麼由於不通文法,連皇帝這關都過不了;要麼竭盡吹捧之能事,捧得連皇帝也不敢看。國史達到如此境界,功當首推這些幫閒監修。其三,史館大權在握的那些假內行,雖然才識有限,但決斷欲望卻很強,熱衷於用自己臆想出來的『條章』限制史官,乃至史館外的高官都可以憑自己的官品盛氣凌人地批評修史,指責史官。當然,如果監修們真能在修史事務中為史官提出些指導性的意見來,偶而獨斷一回也算不了什麼,問題恰恰在於這些監修既無點墨指授修史者,又不肯放棄自己的權力。受害的只能是官修史書了。往往是史官尚未提筆,『一國三公』的干擾已提前到來了,從而使史館修史主體的史官沒有了自己的頭腦。對史館內外行領導內行的錯位現象及其產生的後果,唐代著名史家劉知幾大為不滿,稱其是『首白可期,而漢青無日』。  
    第二,忠君為上,政治取士。平心而論,唐初史館取士還是頗具史學眼光的。這恐怕與唐太宗具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胸懷有關。所以唐初要求史官不但要有政治和史學的素養,『言論慷慨,冠乎終古』,而且還要『文藻宏麗,獨步當時』,具備文學家的功底。這時那些渴望用自己的才智報效國家的知識分子來說,史館可謂是一座通達彼岸的橋梁。  
    當時精通儒術成了史官入館的首選標準。這自然是由於精通儒術者一般個人素養較高,更重要的是他們大都具有政治頭腦,忠君思想牢固。依靠這種人修史至少可以杜絕與統治者利益離德的現象。況且,每每改朝換代,社會上便涌動着一批企圖尋求自己新的位子和依附的讀書人,他們到處吟唱:『儒生心事良獨苦,皓首窮經何所補?胸中經國皆遠謀,獻達何由達明主?』史館藉此收羅一批專業子弟兵何樂而不為呢?  
    及至後代,所謂的『慎選儒臣,以任分修』幾乎成了封建政治的代名詞了。史館選士看重的不再是個人的素養,而是其政治的信仰了。諸如五代那種雖才智一般,但『議論剛強』,能夠在修史中以『聖朝功德』為本的讀書人,或者像明朝那樣『論及政事,洋洋千言』,『雖述前代之設施,大意有助於人君鑑戒』的儒生都是有希望入主史館的。  
    與政治密切相關的因素,如家世、出身也成了史館監修們選士的必需條件。唐初的姚思廉,因其父親是隋朝太子舍人、秘書丞,有過編書修史的經歷,他遂以家學淵源初選入館。宋元之後,家學也被人看輕了,史館更注重的是那些有權勢的官宦或貴族出身的人,比如元朝的脫脫、阿魯圖並無多少史學才能,可因其祖上是豪門世家,便被納為史館監修。顯然,統治者需要的是有忠君思想的衛道士,而不是史家臆想中的直筆良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