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4|回覆: 0

[史學] 史學研究面臨急功近利挑戰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10-8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對於史料,前輩史家主張竭澤而漁,奉此為治史的金科玉律、不刊之言。他們相信,只有窮盡相關史料之澤,方能捕得全部的史實之魚,有了全部史實做研究的基礎,得出的論斷才準確、可靠進而科學。於是他們以『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為高尚理想,汲汲於如煙似海的史料,黃泉碧落,搜求證據,雖細如毫髮、密若繁星而不敢忽。竭澤而漁是他們的治史方法,更是他們的價值追求。這一價值觀念長期支配着無數史家,不辭辛勞,孜孜以求。基於此,他們才得出了堅如磐石的結論,留下了傳之久遠的篇章。   


    今天,這一堅固的理念卻遇到了強烈的挑戰:第一,竭澤而漁費時長、出力多,但收效微,這符合時代快速發展的需要嗎?第二,若澤為較小的坑塘,尚能窮竭;若澤為巨湖大海,又怎能窮盡?如清史研究者窮畢生之精力也無法讀完清史的全部史料。況人生如白駒過隙,面對汗牛充棟之史料,怎不讓人慨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第三,史料之澤永遠小於過往真實歷史之澤,竭澤之後得到的史實之魚因而總是部分的、片段的。那又何須竭澤而漁?第四,竭澤之後得到的魚和從集市上買來的魚,做成的魚菜不一樣嗎?上述觀點固然啟迪我們要充分重視史家生命短促與史料浩繁之間的緊張關係,尋求解決的辦法,但不論何等史家,僅僅憑藉部分史實、轉手史料,要想得到科學可靠的論斷,是決不可能的!實際上,隱藏在這一挑戰背後的,是強烈的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念,上述言論應是急功近利者的藉口。  


    我們生活的時代以追求數量和速度為目標,從經濟到文化,莫不如此。而史學以追求真理為鵠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竭澤而漁的做法,雖然使歷史論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但速度卻極為緩慢。史家畢竟不是紅塵外人,而是行進在時代隊伍中的一員。一邊是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時尚呼喊,一邊是竭澤而漁的史學價值規約;一邊是粗糙產品換取的現實利益,一邊是名山事業的清苦與寂寞,這些必在史家的心中形成矛盾,產生衝突。加以當今學術評價機制對數量和速度的追求,無疑強化了急功近利的風氣。於是,有些史家不再堅守窮盡史料、囊括史實的信念,不再竭澤而漁,而是匆忙從魚販子那裏隨便拿上幾條回家,按自己喜愛的方式任意烹調,做成魚菜,擺上餐桌,從而史學成果的質量再難保障,史學竟然也成了『快餐文化』!  


    毋庸諱言,祛除急功近利的史學價值觀念決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只要努力,總能使境況出現好轉。我們仍然需要大力提倡竭澤而漁,堅定頌揚敬業精神,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第一,窮盡史料之澤並非不能,這要看是什麼樣的史料之澤。如秦漢史料,短暫年月,即可窮竭。第二,對於湖海大澤,應劃分工作區域,分片捕撈,分工協作。文明的演進、史料的積加,使史家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出路只有分工協作。史學史上初唐史館修史、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鑑】等,均有類似經驗值得借鑑。第三,在分片捕撈時,史家應盡力獲取這片水域中的史實之魚,『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古人之言,正謂此理。第四,竭澤而漁得來的魚做成的這道菜,雖不敢保證一次性符合真理的口味,但這是接近真理的唯一有效途徑。史實的部分性和片段性,不能成為否定竭澤而漁的託辭。最後,政府和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史學的重要性:史學正如自然界中的陽光、空氣和水,人類一刻也不能缺少。在這茫茫宇宙中,人類是孤獨的,盲然行進,沒有伴侶,沒有參照,有且只有歷史,給我們以抽身之地,讓我們跳出來審視自身,從而依據過往,籌劃未來,步步進取。史學雖然由古代『帝王師』的輝煌明月,化為尋常百姓的萬家燈火,不再顯赫,但卻仍在默默奉獻,其春風化雨般的獨特功能是其他學科永遠無法取代的。史家不奢望成為一擲千金的富翁,但也不應成為衣衫襤褸的苦行僧,這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史學自身也應根據時代需要,積極發掘其內在功能,發展公共史學。不過要切記:史學社會功能的發揮,必須以高質量的學術成果為前提!這是史學生命力之所在。  


    竭澤而漁是史學科學性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堅守竭澤而漁的價值觀念,史學成果才能如金子投擲水中,不隨時間之水的流淌而沖走,而不像秋葉飄落水面,轉瞬而逝。丟掉竭澤而漁的價值觀念,史學就會流於懶惰、臆測、虛構甚至妄說,就會因為快速而成為無用的泡沫。 (張秋升)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