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7|回復: 0

[史學] 书信传递发展史:从邮驿到邮局(3)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1-10-29 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腾讯网
中国近代邮政由海关试办  


  在接触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一些谋求国家富强的仁人志士意识到兴办邮政的重要性。中国人中最早提出兴办邮政的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他是在《资政新篇》一书中提出这种主张的。  


  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人倡议兴办近代邮政的呼声日益高涨。1878年初,在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疏通下,总理衙门同意由英国人赫德主持的海关试办邮政,并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今营口)5个城市试行。  


  1880年1月,赫德在海关内部建立起一套新的邮政机构,定名为“海关拨驷达局”。拨驷达,就是英文post的音译,意为邮局。1882年11月,海关拨驷达局公布了《海关邮局章程》,其中规定邮局信箱从早7点到晚19点,对所有寄信的中外人士开放。邮件由海关听差投递或收信人自取。  


  海关试办邮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印刷邮票。1878年7月,天津海关收到了从上海海关造册处发来的首批邮票,是面值银为3分和5分的邮票各10万枚,接着又加印了面值银为1分的邮票10万枚。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大清邮政逐步统一邮递业务  


  海关试办邮政后,又经历了18个春秋,到1896年才由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即大清邮政,并委任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总邮政司。  


  大清邮政开办之初,全国通信机构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有外国在华设立的“客邮”,古老的邮驿,还有经营情况不错的民信局。  


  中国传统的邮驿臃肿腐败,清政府每年用在邮驿上的经费多被各级官吏贪污,流入私囊。新式邮政出现后本应裁撤邮驿,但这关系到大小官吏的实际利益。为减少阻力,赫德竭力声明开办国家邮政不必裁撤邮驿。直到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才宣布废除邮驿制。  


  对大清邮政来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民信局。民信局历史悠久,业务种类广泛,经营方式灵活,深得中国商民信赖。大清邮政利用官方设限和业务竞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压缩民信局的生存空间。大清邮政在局所设置上更加广泛,把邮局逐渐延伸到内地和农村,同时在城市内增加每天开取邮筒的投递班次。  


  到辛亥革命前夕,大清邮政各类邮政局所达到6201所,邮路总长381000里,邮件达1亿件以上。而组织松散的民信局无法与其竞争,纷纷改业或倒闭了。  


  而“客邮”退出中国则经历了更为复杂的过程。清朝灭亡后的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联。与国际的通邮已不需要“客邮”居间中转。而且许多“客邮”经营的情况不妙,经济上不能自给。但直到1922年2月1日,邮联太平洋会议才通过了撤销各国在华“客邮”的决议。会后,英、美、法等国相继撤销了在华的“客邮”。俄国在华“客邮”早在十月革命后即已撤销。只有日本的“客邮”赖着不撤。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均无结果。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在华“客邮”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