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28|回覆: 0

[史學] 齊思和史學概論講義後記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07-8-2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讀書報
天津古籍出版社近年推出的【名師講義】叢書,對於發揚我國學術文化教育傳統、搶救文化遺產有着重要意義。
這部叢書,收錄了先父齊思和先生(19071981年)生前開設課程的講義二種,有關參考文章五篇。2007年,正值先父誕辰百周年,本書的出版是對他百周年誕辰的最好紀念。
齊思和先生是中國著名史
學家,1907年生於河北省寧津縣。在南開中學及大學期間,師從范文瀾先生,打下了良好的歷史基礎與經學基礎。1928年,由南開大學歷史系轉入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二年級學習。由於學習出眾,轉入燕京大學歷史系的當年,便被選為【史學年報】主編。【史學年報】以刊登中國歷史文章為主,刊登了不少燕京大學歷史系師生的好文章。齊思和本人每期都有論文發表。他的論文【黃帝的制器故事】在【史學年報】發表後,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引用到其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史學年報】以其學術質量高著稱,並受到國際漢學界的好評。美國出版的【東方學年報】將之評為中國國內出版的五種重要漢學學術刊物之一。法國著名學術刊物【通報】,對【史學年報】每期內容都有專門介紹。
1931年,齊思和進入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系深造,主修美國史,兼修世界史。30年代,哈佛大學歷史系是美國,也是全世界美國史教學與研究的中心,名教授雲集,群星燦爛。圖書資料豐富,堪稱全美國之最。齊思和1933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5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他任教於北平師範大學歷史系,同時,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歷史系兼課。七七事變起,開始任教於燕京大學,並擔任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燕京學報】主編等職。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開始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並擔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等職。他還擔任全國【外國歷史小叢書】副主編等。齊思和先生曾說:『我於1927年進入大學歷史系,即以歷史學為學習和研究的主要對象。當時大學中歷史系的主要科目,分中國史和西洋史兩大門類,我對這兩門學問都非常愛好。從1935年開始,自己擔任教學工作,也同時講授中國史和西洋史。遇到特別感興趣的問題便進行探索,寫成專題論文。有時對傳統的或史學界新提出的某些觀點不能完全同意,也往往寫一些商榷的文章……』
齊思和先生一生開設課程約二十餘門,如史學概論、中國通史、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上古史、商周史、春秋戰國史、西洋政治思想史、西洋現代史、戰後歐洲史、英國史、美國史、中外史學名著選讀、歷史工具書介紹等。【史學概論】是齊思和於1935年留學歸來,首先在北平師範大學歷史系開設的同名課程的原始講義,現存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部。課程開設後,引起了北京學術界的關注。著名刊物【食貨】稱:『齊思和先生在美國飽學史學方法歸來,現在北平師範大學、北京大學講史學概論等課……如今他摘出他的史學概論一部分,供我們發表。』【史學概論】講義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是它的創新性。『史學概論』一課在齊思和先生開設此課之前,早已開設多年。過去講此課是只講中國內容,不談外國。個別院校也有開設外國史學介紹的,多半是由外國教授講授,既不聯繫中國實際,也脫離學生的水平與需要,選課人數寥寥。齊思和先生『史學概論』一課,結合了他歷史學造詣基礎深厚、中西兼通的特點,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了中外史學(主要是西方史學)的源流與發展,各自的特點、優點與不足,進行深入對比而開設的。此課開創了將中外史學融為一體的『史學概論』課程的新體系,使學生們從入學一開始,便得到中國史與外國史的學習門徑,為日後的學習與研究,打下深厚的基礎,因而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第二,課程結構嚴謹,內容全面,章節層次分明,對中外史學的名詞概念講解清楚,講史學流派必詳述其起源、發展、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對學術上不同意見的爭論更是交待得一清二楚,學術觀點明確,講解問題深入淺出,中外史學比較明白易懂。時間斷限從古代至當代,每章末附有參考書舉要,以彌補講解之不足。
第三,這部講義雖然是20世紀30年代開設『史學概論』一課的講義,時代不同了,但是作為史學概論的基本框架、基本內容、基本論述方法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外,它對我國30年代著名大學歷史系基本課程的講授內容的了解也是一個重要參考,是一份發揚我國學術文化教育傳統重要的歷史遺產。
【史學概論】,齊思和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1
作者:齊文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