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2|回覆: 0

[國學灌水] 宋太祖趙匡胤提出遷都絕非一時心血來潮(2)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9-1 0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網
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所以最初定都開封談不上選擇,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承襲。開封確實是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此前定都於此的都是短命政權,但宋太祖雄才大略,大宋開國後即開始為開疆擴土而南征北戰,戰略上以攻為主,戰場主要在別人的地盤上,十多年來國都從未受到過威脅,而開封的通達便利更成為了利兵利戰的優勢。應該說,宋初定都開封是符合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客觀需要的最佳方案。

  問題在於,當大宋如秋風掃落葉般蕩平南方諸國而將目光轉向北方時,形勢卻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盤距在山西的北漢政權聯合北方的契丹,憑藉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勢,成功阻止了宋軍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漢,皆受挫而返。當戰略上的進攻轉化為對峙,作為一個身經百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從心而產生失望和無奈,也當然會意識到巨大的危險。北漢在黃河以北,與汴梁僅相隔一河。而強大的契丹也隨時有可能揮戈南下,以汴梁平坦開闊的地勢,如何抵擋遼軍鐵騎?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那些已經習慣於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們,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師或許會感到心安,而太祖則已清醒地認識到了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他提出遷都洛陽就是為了『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遠見卓識未能得到大臣們的理解,最終在趙光義『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的勸說下,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對於這次遷都之議還有另一種猜想:御弟趙光義早有謀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準備,他作了十幾年開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親信勢力。不管太祖對此是不是有所覺察,遷都之議對趙光義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他當然要竭力反對。而大臣們不過是受了他的鼓動,幫他製造氛圍而已。這樣的分析『陰謀論』色彩過重,卻並非沒有道理,此後事態的發展,甚至包括太祖幾個月後的詭異死亡,都可以作為懷疑趙光義的理由。

  在最終做出妥協時,太祖忍不住仰天長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此語在百年以後驗證。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開封終於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當年,在從洛陽返京途中,行至鞏縣(即今鞏義),太祖前往父母塋地――永安陵進行了祭奠。在陵園神牆的角樓上,他悵然四顧,思嘆良久後,抽出一支鵰翎箭,張弓射向遠野。看着那支箭在遠處無聲落下,他長嘆一聲,告訴身邊眾臣:人生終須有歸宿,今日箭落之處,就是我死後長眠之所。說完,取出那個玩具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並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這就是傳說中太祖永昌陵的來歷。

  那支利箭脫弦之初可以射穿敵人的鎧甲,而最終卻免不了悽然無力的墜地,一代聖主的故事至此也即將落幕。     路德

        來源:人民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