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9|回覆: 0

[國學灌水] 老北京的衙門不好混:書吏熟悉法律規章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9-28 0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晨報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是老北京對各官府機構的準確評價。從理論上說,古代官員非世襲,多是平民出身,通過科舉考試才當上官員,卻為何不願給老百姓辦事呢? 道理很簡單,科舉考試嚴重脫離實際,比的是誰能背死書,官員們滿腹經綸,卻無辦事能力,只會講大道理、爭道德制高點,靠價值觀來斷事,具體操作全賴小吏。在老北京,各級政府少不了書吏,他們熟悉法律規章,卻沒有正式身份。
當好書吏並不容易,先要拜老書吏為師,並在其幫襯下進機關,第一年叫『事務』,只能打雜,沒任何收入,連午飯都得自己準備,第二年叫『寫字』,官方給午餐費,第三年叫『貼寫』,依然抄抄寫寫,兩三年後,可升為『註銷』,負責來往文檔,以後升為『說堂』,可與長官接觸,再升為『值宿』,在領導下班時獨當一面,再往上是『辦稿』,替領導寫稿,稿寫多了,就成了『看稿』,最終為『經承』,是書吏的頭目。
書吏升遷艱難,其間備嘗人情冷暖,可清廷卻規定,『經承』最多任職5年。清廷擔心,老吏業務過於爛熟,將操縱官員,可如此刻薄,不僅執行不下去,還會產生副作用。

事實上,各衙門都是應付了事,『經承』一到5年,便讓其更名改姓,糊弄上級,因為官員們確實已離不開這些老吏,上級對下屬的小動作瞭然於心,但想到自己部門也要靠老吏,故視而不見。
清廷用老吏,卻又防老吏,且在制度上剋扣老吏。清代各部門經費中,雖有『飯銀』支出,但遠遠不夠書吏們養家餬口之需,為維持團隊穩定,『經承』只能自掏腰包,可這麼大的虧空,總不能自己出,這就逼着老吏們貪污腐敗,到後期,成為公開化的『陋規』。甚至連發給曾國藩的軍餉,也需向相關部門繳納『陋規』,否則就拖欠不給,連皇帝都無可奈何。
吏治敗壞如此,為何不加整肅呢?首先,到清末時,問題已積重難返,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革成本太大,所謂『官幫官,吏幫吏』,動一個老吏,各部門老吏或請託,或找門路,甚至集體罷工,部門工作立刻癱瘓;第二,老吏雖是蠹蟲,卻是封建皇權所需要的,皇帝希望官員無能,這樣才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而老吏雖能幹,卻名不正言不順,名譽又差,且多有貪污腐敗的案底,故更容易操縱。
『治官不治吏』,結果清末屢次整肅官場,皆流於形式,『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的局面始終未能打破,對老吏來說,他們手握大權,卻得不到尊重,升遷無望,連正式工資都沒有,自然也就不會廉潔奉公,更不會為百姓辦事了,老北京對衙門評價頗低,不是沒來由的。
本文資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來源:北京晨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