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6|回覆: 0

[史學] 唐宋經濟史著作的勃興及其史學價值(1)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1-6-22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博覽群書
唐宋兩代是我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時期,成爲中國封建社會前後兩期的分水嶺。這一社會變革反映在學術領域,展現出許多與前代學術明顯不同的特徵,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關於各種經濟門類的撰述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雖然唐宋時期的學者沒有使用『經濟史』概念,但已經具有從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考察歷史的自覺意識。唐代史家杜佑撰【通典】,其【食貨典】包括田制、水利田、屯田、鄉黨、賦稅、戶口、錢幣、漕運、鹽鐵、鬻爵、榷酤、算緡、雜稅、平準、輕重各項內容;宋末元初史家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有關食貨的內容包括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八考。以上幾個方面,大致反映出唐宋史家關於社會經濟史認識與撰述的範圍。在這種社會氛圍中,唐宋兩代學者撰寫了大量關係國計民生的經濟史著作,其數量遠遠超出唐以前歷代學者同類著作的總和,而且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會計、田賦、貨幣、屯田、水利、市易、均輸、朝貢、漕運、礦冶、茶鹽、救荒等名目。下面依據兩【唐書】、【宋史】和【四庫全書總目】的記載,擇要述其梗概。


    邦計國用經濟史著作。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體現在國家經濟制度上,有了更加明確和更爲細緻的規定。反映這類內容的著作主要有:曹[【元和國計圖】10卷,李吉甫【元和國計略】1卷,盛度【庸調租賦】3卷,佚名【經費節要】8卷,李維【邦計彙編】1卷,丁謂【景德會計錄】6卷,佚名【慶曆會計錄】2卷,田況【皇v會計錄】6卷,韓絳【治平會計錄】6卷,李常【元v會計錄】3卷,王【在京諸司庫務條式】130卷,曾布【熙寧新編常平敕】2卷,蔡_【元豐司農敕令式】17卷,吳雍【都提舉市易司敕令】並【釐正看詳】21卷,佚名【元v諸司市務敕令格式】206冊,秦檜等【紹興重修常平免役敕令格式】54卷,呂祖謙論、門人編【東萊先生西漢財論】10卷。


  農業經濟史著作。唐宋立國的基礎仍然是小農經濟,以農業爲主的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與前代農業經濟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商品經濟成分迅速增長,大量的剩餘農副產品進入市場。以桑麻、竹木、果蔬、花卉等經濟作物爲主體的商品性種植業,在農業經濟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反映這類內容的著作主要有:武則天【兆人本業】3卷,薛登【四時記】20卷,王F【山居種蒔要術】1卷,李綽【秦中歲時記】1卷,陸龜蒙【耒耜經】1卷,韓鄂【四時纂要】5卷,徐鍇【歲時廣記】120卷,陳元靚【歲時廣記】4卷,真宗【授時要錄】12卷,李淑【耕籍類事】5卷,丁謂【農田敕】5卷,汪槔【古今屯田總議】7卷,陳靖【勸農奏議】30篇,林勛【本政書】10卷,陳輟杜┦欏3卷,曾之謹【農器譜】3卷,王居安【經界弓量法】1卷,孫光憲【蠶書】3卷,秦湛【蠶書】1卷,贊寧【筍譜】1卷,吳良輔【竹譜】2卷,陳仁玉【菌譜】1卷,蔡襄【荔枝譜】1卷,佚名【荔枝故事】1卷,韓彥直【永嘉橘錄】3卷,陳思【海棠譜】3卷,張峋【花譜】1卷,仲休【花品】1卷,張宗誨【花木錄】7卷,歐陽修【洛陽牡丹記】1卷,王觀【揚州芍藥譜】1卷,史鑄【百菊集譜】6卷,史正志【菊譜】1卷,王貴學【蘭譜】1卷,范成大【范村梅譜】1卷,陳翥【桐譜】1卷。  


  手工業經濟史著作。唐宋農業經濟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不僅建築、冶金、釀酒、紡織、製鹽、造紙等行業更加發達,而且出現制茶、製糖、制香、制墨、制硯等行業,獨立生產的手工業階層日益壯大。反映這類內容的著作主要有:李誡【營造法式】34卷,張甲【浸銅要錄】1卷,朱翼中【北山酒經】3卷,竇苹【酒譜】1卷,沈立【錦譜】1卷,樓q【耕織圖詩】1卷,李承之【江湖淮浙鹽敕令賞格】6卷,佚名【編類諸路茶鹽敕令格式目錄】1卷,高聿【鹽池錄】1卷,陸羽【茶經】3卷,溫庭筠【採茶錄】1卷,毛文錫【茶譜】1卷,丁謂【北苑茶錄】3卷,蔡襄【茶錄】2卷,佚名【茶法易覽】10卷,王灼【糖霜譜】1卷,丁謂【天香傳】1卷,洪芻【香譜】5卷,陳敬【香譜】4卷,蘇易簡【文房四譜】5卷,李洪【續文房四譜】5卷,蔡襄【墨譜】1卷,李孝美【墨苑】3卷,晁氏【墨經】1卷,米芾【硯史】1卷,高似孫【硯箋】1卷。  


  城市經濟史著作。唐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地域性經濟中心的產生,城鎮數量大幅度增加。由於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從事工商業人數不斷增多,導致中國傳統的政治型城市向經濟型城市轉化,加速了中國城市商業化的進程。反映這類內容的著作主要有:宋敏求【長安志】20卷、【東京記】2卷,孟元老【東京夢華錄】10卷,耐得翁【都城紀勝】1卷,佚名【西湖老人繁盛錄】1卷,吳自牧【夢梁錄】20卷,周密【武林舊事】10卷。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