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1|回覆: 0

[史學] 趙翼的歷史觀(2)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7-1 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歷史網


對於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趙翼試圖用『勢』來解釋。勢,包括時勢和事勢,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發展的趨勢』或『變化的規律』,具有樸素的辯證法的內容。在趙翼看來,『勢』隱含在事物內部,決定歷史事件的發展方向和變化形態。在【漢儒重災異】條中,趙翼認為,上古時代,生產水平低下,人的認識能力不足,相信天命,敬天畏天;隨着社會進步,人事變動日益頻繁,天人關係日趨疏遠,事天不如事人,人在社會活動中的分量增加,這是發展規律。【漢初諸侯王自置官屬】條闡述西漢諸侯王從專制一方到『惟得食租衣稅,貧者或乘牛車』的權力變化過程,指出『法制先疏闊而後漸嚴,亦事勢之必然也』。【公主不諱私夫】條針對西漢董偃事件後,公主貴戚多有違背禮法行為,認為這是『上行下效,勢所必至也』。同樣,漢初諸侯王行為放縱,是由於分封過早,專制一方,失於教養,『沉溺放恣之中,居勢使然也』13。
趙翼從縱向發展過程來考察歷史事件,從而突破了就事論事的局限,而且對史事的評論往往具有客觀、辯證的效果。如【黨禁之起】條,分析東漢黨禁的起因和經過,並指出,『漢末黨禁,雖起於甘陵南北部及牢修、朱並之告訐,然其所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九品中正制】條,通過縱向考察,認為初定製度時,承漢代察舉孝廉的鄉論遺風,重視才行而不涉及世爵門第,然日久弊生,中正之權操於士族之手,導致『計資定品』,形成『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究其原因,趙翼認為,『魏、晉及南北朝凡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蓋當時執權者即中正高品之人,各自顧其門戶,固不肯變法,且習俗已久,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視為固然,而無可如何也』。他的分析,把九品中正制的利弊融入其本身的發展之中。
趙翼還注意到各時代風俗的殊異,並且力圖用『勢』來解釋。他認為『東漢尚名節』之風與其時選舉制度有關,『當時薦舉徵辟,必采名譽,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遂成風俗』14。同樣,六朝清談玄學也是『風氣所趨,積重難返,直至隋平陳之後,始掃除之。蓋關陝樸厚,本無此風,魏、周以來,初未漸染,陳人之遷於長安者,又已衰微不振,故不禁自消也』15。其他如【貞觀中直諫者不止魏徵】、【五代藩帥劫財之習】、【元季風雅相尚】、【明言路風習先後不同】等條,都對當時的社會風氣從發展的角度進行評論,分析其淵源和產生的原因。
趙翼用時勢或事勢觀點對許多歷史事件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如對武則天,既論及其納諫知人、政治清明的一面,又指出其荒淫殘忍之處。同樣,對於宦官、王安石變法、金代考選官吏及推排物力之制、明代政治得失的評價也基本上符合實際。當然,僅用『勢之必然』來解釋複雜多變的歷史事件是不可能完整準確的,而且它雖能解釋某些具體問題,但對於整體的歷史考察和歷史規律的把握是無能為力的。在這方面,趙翼則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之中。
【札記】對於整體歷史考察和無法解釋的歷史事件和政治變動,往往用不可名狀的『天』和『氣運』來解釋。他把『天』看成是冥冥中的主宰,是無形無質的。『天命』通過『氣』的運動即『氣運』來顯現,『氣運』是天所昭示,通過自然和社會的有形可覺的變動表現出來,所謂『興王之運,山川效靈』16即是其例。
趙翼看到漢初統治集團成員絕大部分來自社會下層,得出『漢初布衣將相之局』的結論。又指出西漢中葉,『三代世卿世祿之遺法,始蕩然淨盡,而成後世徵辟、選舉、科目、雜流之天下』,認為『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但他不能真正理解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只好將它歸結為『天意』17。在【元世祖嗜利黷武】條中,列舉了元世祖窮兵黷武、嗜利貪財的若干史實後,指出『內用聚斂之臣,視民如土苴,外興無名之師,戕民命如草芥,有一於此即足亡國亡身』,但適逢『興王之運』,『故恣其所為,而不至傾覆』,由此趙翼得出結論:『三代之下,國之興亡,全系天命,非必有道者得天下,無道者失天下也。』
除用『天命』、『天意』來解釋重大政治事件和社會變動外,趙翼還以『氣運』作為其演變的動力。他把王莽代漢說成是漢家『運祚中衰,國統頻絕,故王莽得乘便竊位』18。在【東漢諸帝多不永年】條中,他聲稱,『國家當氣運隆盛時,人主大抵長壽,其生子亦必早且多』,把東漢君主早夭、嗣君年幼歸結為『氣運』衰竭所致。同樣,『晉南渡後多幼主嗣位,宋南渡亦多外藩入繼,皆氣運使然,非人力所能為也』。在【宋齊多荒主】、【周隋唐皆出自武川】、【元初用兵多有天助】等條,都以『氣運』來解釋歷史現象。他還專門搜集材料寫成【長安地氣】條目,把古代都城自西向東遷移,說成是『氣運』演化的結果。他看不到都城變遷過程中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面的原因,而用『氣運』、『地氣』來解釋,這顯然是極不科學的。趙翼還搜集資料,寫成【誦經獲報】、【齊文宣帝能預知】、【遼金之祖皆能先知】等條,認為,『開天立極之君,天回旦聰明,自有不可思議者,即後世草昧開創之主,亦必有異稟,與神為謀』。至於『因果報應』之說,【札記】中更是屢屢出現,這些都反映了作者歷史觀方面的錯誤。
【札記】着眼於『經世致用』,突破了狹義的考證,綜合和評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現象,在當時考據之風瀰漫的時代可謂獨樹一幟,反映了作者卓越的才識。作者對於統治階級的兇殘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對於百姓的苦難深表同情,體現了作者的重民思想。作者還從發展的眼光,對於不少歷史事件進行了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當然作者畢竟是封建時代的史學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札記】在譴責歷代暴政的同時,又對清朝的統治進行頌揚;在同情民眾疾苦時,又對農民反抗予以敵視;在用時勢和事勢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的變化時,又把無法解釋的歷史現象歸結為『天意』,這些都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作者:趙建玲)

注釋:

1【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2【廿二史札記・札記小引】,中華書局1962年版。
3【亭林文集】卷三【與友人論門人書】。
4趙翼:【甌北集】卷四十一,甌北全集本。
5【甌北集】卷四十二。
6【廿二史札記】卷五【東漢宦官】、【宦官之害民】。
7【廿二史札記】卷三【漢外戚輔政】。
8【廿二史札記】卷二十【唐代宦官之禍】、【中官出使及監軍之弊】。
9【廿二史札記】卷二十【唐節度使之禍】。
10【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五【萬曆中礦稅之害】。
11【廿二史札記】附錄【錢大昕序】。
12【廿二史札記】卷二十一【歐史傳贊不苟作】。
13【廿二史札記】卷三【漢諸王荒亂】。
14【廿二史札記】卷五【東漢尚名節】。
15【廿二史札記】卷八【六朝清談之習】。
16【廿二史札記】卷三十【元初用兵多有天助】。
17【廿二史札記】卷二【漢初布衣將相之局】。
18【廿二史札記】卷三【王莽時起兵皆稱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