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74|回復: 0

[史學] 明刻本《郡县释名》的初步研究 (3)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1-8-17 0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四、地名释名辨误

   历来地名的释义,众说纷纭,其中不免穿凿附会,以讹传讹。郭子章并不被这些说法束缚手脚,而是不囿陈说,对于一些似是而非又是很流行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逐一辨正,颇具有知灼见。比如关于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市)的得名,前人有三种说法:"《州志》曰:汉成帝时犍为郡得古磬十六枚于河滨,遂更犍为名嘉定;又曰:公孙述据蜀,莫敢谁何,乃征费贻、任永辈,以伪命不应聘,后光武嘉之,更名为汉嘉;《四川总志》曰:汉武帝通西南夷,置蜀、犍为二郡,光武改为汉嘉"。这三种说法都牵强附会,郭子章辩驳道:"三说皆误也。考《后汉书》曰:汉嘉,故青衣,阳嘉二年改。《前汉书》曰:蜀郡青衣,应劭曰顺帝更名汉嘉。按阳嘉,顺帝年号,则更青衣为汉嘉者汉顺帝,非汉光武也。前、后二汉书地理、郡国志俱无嘉定,则州志谓汉成帝更犍为为嘉定,尤非也。按常璩《华阳国志》云:公孙述据蜀,任君业闭户、费贻素隐,光武帝嘉之曰:’士大夫之郡也’,未闻改为嘉州。后人注国志,遂云光武嘉之,嘉州得名以此。此注之误,非国志之谬也,且国志称’嘉’字甚多,如文翁立学,巴汉亦立学,孝景帝嘉之;如三蜀大姓,由番禺出贡汉朝,世祖嘉之。此类不一,安得以一’嘉’字遂云改嘉州耶?嘉州之名,起于后周,唐宋因之,至宋庆元初升嘉定府,嘉定之名始此"。在这里,郭子章使用了较多的篇幅,条分缕析,详细反驳了关于嘉州、嘉定名称来历的谬传,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失为一篇严谨的考据文章。
   又如关于"沈"的地望,旧有二说。沈约在《宋书•自序》中说:沈氏祖先"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其后因国为氏。"郭子章并没有被沈约的权威所吓倒,认为沈国不在河南,而应在山西,于河南平舆县下指出:"沈,故国在汾州,晋灭之,与汝南之沈别,沈约自序失之" ,认为《春秋》文公三年"沈溃"的沈国并不在平舆县,进而议论道:"夫一沈也,为沈国、为沈州、为沈丘,然沈丘有颍之沈丘、有汾之沈丘,是二沈丘。(沈)约称博极,至自序祖姓且失之,故郡国之释不敢不慎也"。他这种多疑多考的方法,与清代乾嘉学者如出一辙;正因为他"郡国之释不敢不慎",经他所释的地名一般都比较可靠。
   关于四川大竹县的由来,郭子章曾反驳了县志的说法:"唐武后久视元年分宕渠东界置,则县自唐名也。邑志谓宋绍兴时产大竹,竹中有白兔,遂以名县,又自矛盾矣。大竹邑地辽阔,崇冈复岭,多产大竹,故以名邑,《郡志》物产惟产大竹。"关于河南夏邑县的来历,他解释说:"战国时为下邑地,因地窳下也,汉置下邑县,志云金改’下’曰’夏’,以华夏名。愚谓金本非夏,胡为改夏?盖古’下’、’夏’字通,如下阳、夏阳之类"。关于古代鸠兹的地望,他指出了文献记载的疏误,在荆州府松滋县下云:"以兹方产赡松也,乐史以为鸠兹。总志亦云:松滋、古鸠兹,误也",接下来便是言简意赅的论证:"松滋楚地。楚伐吴及鸠兹,乃荆之松滋",指出此实系一侨置地名的遗存。
   关于广东高州府,郭子章也驳斥了传统说法:"俗谓唐高力士是其州人,州以力士名,非也;唐之前已名高州矣,子陵擅严、袁京重袁、力士何人,得擅此名耶?"查《隋书•地理志》高凉郡:"梁置高州";《南史》卷51《梁宗室萧劢传》:"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前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通典》梁大同七年(541)有高州刺史孙固 ,则知高州的确置于南朝梁大同年间,比高力士(684-762)生活的时代要早出一个半世纪。因此,郭子章的反驳是完全成立的。

    五、余 论

   对于一些不得其解的地名,郭子章宁付阙如,在《郡县释名》中直言"义未详"。不妄下断语,不望文生义,也是本书的优点之一,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是值得称道的。可是,《四库全书》不仅将它打入存目,而且指责说:"其书以郡县地名一一诠释其文义,文义可通则略为训诂,如福州则云取百顺之名、永清则云取边境永清之类,皆固陋之甚。至不可解者,则置而不言,亦何取于释名乎?" 这种指责是言过其实的。
   郭子章曾说,若碰到"域殊而名杂"的疑难地名,"予半释之、半置之,以俟博雅君子" 。比如山西大同府广昌县:"义未详",类似的说法在全书中大约有一百多处。
   关于这些不知名义的地名,郭子章有时还能提供一些线索,为进一步的探索提供方便,如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义未详。岂以新立,故云新昌,抑亦十三乡之中有新昌耶?"陕西巩昌府:"义未详……河南巩县取四山巩固为义,岂巩昌亦巩固之义耶?"河南怀庆府武陟县:"唐武德四年改修武为武陟。陟义未详。近南兖陈学士序邑志曰:’武陟覃怀望邑,盖武王耆定大烈,自兹起’云,想当有据";广西梧州府:"杨升庵慎曰:广南以刺桐为苍梧,因以为地名,亦意之耳。予读《路史》,仓吾郡之仓吾县,元鼎六年开。仓吾郡地广,东至湘潭皆是。据此,则吾讹为梧,非梧桐之梧也。似涉太奇,恐当再考。"这些都是半释之、半置之的典型事例。
   郭子章在《郡县释名》中下不了结论时,往往将诸说罗列,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例如湖广黄州府黄梅县:"《一统志》云邑西有黄梅山,多梅,隋以此山名县。乃总志、郡志又云:李甯盎矗驻兵蕲东,师还,以梅实黄,故名。未知孰是";该府麻城县:"后赵石勒将麻秋,或因麻姑而名"。又如四川成都府安县:"治北有龙安山,隋开皇间蜀王秀立亭馆于此避署,安县之名起于龙安,或曰取安抚西羌之义也"。还如陕西临洮府金县:"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名;薛瓒曰:金者取其坚固,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按通志:金城县土城在安塞县城南一百三十里,形如金字,故曰金城,是又一义也。或曰金以国号名州也。"这里,郭子章一下子列出了关于金县得名的四种说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一书在地名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如上述,即使在他着笔"义未详"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考察的线索,罗列前人诸说,价值是不小的;四库馆臣讥之"置而不言"、"固陋之甚"是片面的、夸大其词的,因而也是不公允的。

   总而言之,郭子章宦辙半天下,以数十年之功著成了二十六卷《郡县释名》,不仅全面地诠释了他生前1411个政区地名,涉及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二十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对区域地名特征、因水为名、地形地名、物产地名、美愿地名、人物地名、避讳地名、国号地名、地名通名、异地同名等传统地名学内容均有独到的见解,某些方面的创见已上升到地名学理论的高度,因而我们可以说:郭子章是明代杰出的地名学家,他撰著的《郡县释名》是继承《汉书•地理志》以来地名渊源解释衣钵的传统地名学集大成之作。(作者:华林甫 )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