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1|回覆: 0

[論史] 明朝為何未出現洪武之治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07-6-29 15: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出身寒微、放過牛、當過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農民起義中縱橫捭闔,力挫群雄,終於平定四海,統一宇內。
正是因為朱元璋出身寒微,洞悉百姓疾苦,因此即位後便大刀闊爺,整頓吏治。他說:『吏治之弊,莫過於貪墨。』凡貪墨之徒,一經發現,便繩之以法,毫不寬貸。官吏凡貪贓枉法者,一律發配到北方邊地充軍。貪污60兩以上者梟首示眾。就連權勢煊赫的駙馬歐陽倫,也因私販茶葉而被斬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戶部侍郎郭桓貪污稅糧案發,被處死的官員多達萬人。經過朱元璋的嚴厲整飭,在他30餘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絕風清,『一時守令畏法,吏治煥然丕變。』史家的記載也許有溢美之辭,但是奸宄之徒談虎色變,卻是事實。
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詣、慘澹經營了幾十年,在歷史上卻沒有出現堪與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貞觀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殘忍忮刻,疑心太重,殺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閥閱,故胸無城府;朱元璋當過乞丐、和尚,故雞腸狗肚,心胸狹窄。戰國時的范蠡說越王勾踐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朱元璋也是這類角色。天下底定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宿將自然都爵高位顯,權尊勢重。朱元璋害怕這些人功高震主,於是有計劃地屠戮功臣,大有不趕盡殺絕決不停手之勢。宰相胡惟庸『謀反』一案,先後有3萬餘人罹難被殺;藍玉『謀反』一案,又有1.5萬人丟了性命!平心而論,胡惟庸身為宰輔,已位極人臣,他怎敢覬覦天子寶座!藍玉不過一赳赳武夫,恃勢凌人則有之,要奪大明江山,證據顯然不足。更何況他們不在干戈∪攀蹦狽矗卻在天下一統之後篡逆,天下豈有如此笨伯哉!朱元璋簡直殺紅了眼睛,甚至他的親侄朱文正、外甥李文忠都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一時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幕無事則相慶,以為又活一日。』連性命都難以保全,誰還肯為天子盡忠!
對於手無寸鐵的儒士,朱元璋也刻意防範。為了偵察別人隱私,他設立了特務機構錦衣衛。莘莘士子的舉手投足,都在特務的嚴密監視之下。博士錢宰奉調赴南京編纂【孟子節文】,公餘之暇,信口吟了一首詩。不料隔牆有耳,早已被特務錄在紙上,報告給了朱元璋。次日上朝時,朱元璋指着詩中的『嫌』字說,你的詩寫得不錯,只是朕並沒有『嫌』你,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嚇得手足無措,連忙叩頭謝罪。國子祭酒宋訥一天因小事悶悶不樂,特務在門縫裡覷得明白,照實畫了下來。次日朱元璋問他因何生氣,宋訥如實回答,並問皇帝何以知曉。朱元璋莞爾一笑,拿出了畫像,宋訥不由得大驚失色。弘文館學士羅復仁老實木訥,卻直言敢諫,只因他原是陳友諒的部下,朱元璋心存芥蒂,竟親自到他家查看。見他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才放下心來,誇獎他恪守官箴,一塵不染,又命人給他換了一套大房子。當然,這種曠古恩典只是例外。
朱元璋一味屠戮,良臣宿將已被芟刈殆盡,等到靖難兵起,要找一個帶兵的將帥都戛戛其難。建文帝束手無策,眼看着叔父朱棣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奪走了江山。假如朱元璋對待臣下赤誠相見,君臣一體,上下同心,『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當不難重現於明朝。走筆至此,我忽然想起了元代鄭廷玉的詞:『閒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臣諫,危時卻要忠臣干。』明初沒有出現『洪武之治』,朱元璋政策的失誤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者:任崇岳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