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90|回覆: 0

[論史] 明朝皇帝與文官的戰爭:皇權面對官僚集團的挑戰(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9-11-3 14: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網論壇
但正德皇帝最喜歡的還是在宮廷里搞軍事演習,在其寵信的邊防軍官江彬的支持下,在宮廷里操練的士兵最多達到了萬人以上,正德皇帝經常穿著盔甲親自帶士兵們操練,呼喊聲和炮聲在紫禁城九門外面都能聽到。
    正德皇帝白天練兵,晚上玩樂。文官集團對此憂慮萬分,多次上疏勸阻,武宗一概不聽。
    不能認老爸的嘉靖皇帝
    正德皇帝如果生在別的時代,他性格中好的一面也許能發揮出來,掩蓋住他的缺點。但他偏偏生在了程朱理學昌明的時代,被當做昏君載入史冊。他沒有留下一個子嗣,也沒有過繼任何一個侄兒輩作爲兒子。皇位繼承問題出現了危機,群臣商議,將他皇族的一位堂弟從封地湖北鍾祥弄到北京,作爲朱厚照老爸的過繼兒子繼承大統,是爲嘉靖皇帝。最後才鬧出了把整個大明朝廷折騰得天翻地覆的『大禮議』事件。
    『大禮議』是嘉靖朝最重大的一項政治事件,內容說明白了也很簡單,就是即位後的嘉靖皇帝朱厚諧譜約旱牟父孝宗爲父親還是伯父?稱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爲父親還是叔父?
    這看起來好象是廢話,再糊塗的人也能夠搞清楚自己的老爸是誰,可是在封建社會,宗法制度要求『名分』必須正確,名分不正,王位合法性乃至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都要受影響。中國外國莫不如此,有心者可以研究一下,紅樓夢中探春爲什麼不肯認趙姨娘爲母親?歐洲國王的私生子爲什麼不能繼承王位?朝鮮庶生子爲什麼連叫親生父親『爸爸』的資格都被剝奪。
    言歸正傳,武宗死了後,內閣大臣楊廷和等人起了遺詔,以正德皇帝的口氣,讓武宗的堂弟弟,遠在湖北安陸府的朱厚小八沒實畚弧薄?傻筆15歲的嘉靖帝說,我是來做皇帝的而不是來做皇子的,堅決不干,寧願不進紫禁城,這下大臣們沒辦法,只好折衷一下,讓他從大明門進,以朝見太后即武宗的皇后嘉靖的堂嫂爲名進宮。
    卻說世宗即位後才過了六天,便下詔議祭祀興獻王,討論應上尊號。禮部尚書毛澄因爲事關重大,就到內閣中向大學士楊廷和請教。楊廷和道:『足下不聞漢朝定陶王、宋朝濮王故事麼?現成證據,何妨援引。』毛澄諾諾連聲,立刻出來會合公卿台諫諸官,一共六十餘人,聯名上奏。他們認爲嘉靖帝是首先過繼給伯父即已死去16年之久的孝宗做兒子,然後因爲他的哥哥武宗死了沒有後代,他才獲得即位的資格。這樣自然要稱孝宗爲爸爸,改稱自己的親爹親媽爲叔父叔母。
    奏議一上,世宗看了勃然變色道:『父母名稱,可這般互易麼?』命令發回再議。
    嘉靖帝認爲自己只是繼位,而不是過繼給伯父當兒子,即『繼統不即嗣』。嘉靖的理由也很充分。他不可能給自己的堂哥哥當兒子吧,那麼又憑什麼拐個彎一定要給死去的伯父當兒子?伯父這個長房已絕,自己的爸爸也是憲宗的親兒子,自己是爺爺活著的孫子中年齡最大的,當然有資格自然繼承爺爺傳下來的江山,爲什麼非得給伯父當兒子,才有資格?
    但文官集團不肯撤消自己的意見,皇帝的聖旨批示被大學士楊廷和原樣封好送回,再批再送回,如此一共封還聖旨四次。同時,僅楊廷和一人就在同期發奏章大約三十份,要求皇帝認可文官們的意見,嘉靖皇帝無奈下有屈服的跡象。
    但是,這時候半路殺出一人,使局面急轉直下。
    從早晨到中午,嘉靖帝多次派人勸說大臣們不要再鬧,沒人理他。明世宗終於大怒暴怒加狂怒,命令錦衣衛逮捕帶頭的豐熙、張、余翱、余寬、黃待顯、陶滋、相世芳、毋德純八人,一律扔進監獄。楊慎、王元正於是搖晃著大門大哭,群臣們一齊哭號,振盪宮殿,全北京城都轟動了。明世宗愈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命記錄所有這些大臣的姓名,抓住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只有大學士毛紀、石,尚書金獻民,侍郎何孟春等,命令退下等待處理。然後流放帶頭的八人,四品官以上奪俸,五品官以下廷杖,編修王相等十六人,因杖受傷,先後畢命。
    大禮儀事件終於告一段落,嘉靖皇帝借用暴力手段才壓服了群臣。但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團的裂痕,永久種下了。
    嘉靖皇帝自從大禮儀事件後,對文官集團始終抱有不信任的態度,加上自己對道教的興趣越來越大。於是在嘉靖年間的中後期,明世宗不再上朝,他將日常行政事務全部交給自己信任的大臣(夏言、嚴嵩、徐階),但自己仍然牢固掌握著軍國大事的最後決定權。
    不過明世宗迷信道教卻意外地爲中華民族增添了新的光榮,因爲明世宗道士掌管了太醫院,一位剛進太醫院不久的醫生憤而辭職,雲遊四海去寫他的醫學著作,這個醫生就是李時珍。他在世界醫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內的地位,比起和他同時代的韓國’大長今’也高不了多少,也就千兒八百倍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