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0|回復: 0

[論史] "葫芦耳环"明代最流行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6-21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2010621104833273.jpg

图为浙江余杭塘栖超山明墓出土的金累丝葫芦耳环。

2010621104844608.jpg

图为江西南昌永和大队明昭勇将军戴贤墓出土的金摺丝葫芦耳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致力于古诗文名物及宋元明金银器研究,著有《诗经名物新证》、《古诗文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

    耳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只是到了唐代却似乎中断,无论实物还是图像,都很少见,辽宋以降,它才又兴盛起来。元代格外重宝石,葫芦、天茄、一珠,皆宜于装宝,其时便很是风行,明代对此多有继承,而又结合了金细工艺,因制作得更为精致细巧。

    明代耳饰可以别作两类,其一耳环,其一耳坠。明王圻等编《三才图会》在“内外命妇冠服”一项画出“环”的式样,可以代表明代耳环之一般。耳环用作簪戴的细弯钩,明人称作脚。典型的明式耳环簪戴起来弯脚露出很长,耳坠则否。一个开口的圆环,下缀可以摇荡的饰件,明人称它作耳坠,耳坠簪戴不露脚。《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曰“玉楼带的是环子,金莲是青宝石坠子”,二者正区别得清楚。

    葫芦耳环是明代耳环最为流行的样式,它从元代继承而来,就基本造型来说,变化不大,但以添饰上盖和托座而显得更有意趣,――顶覆金瓜叶,中间二珠相缀若葫芦,亚腰处是小金珠作成的圆环,下端又用金叶托底,明代葫芦耳环的样式,此为梗概,不过以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可以争奇斗胜。《天水冰山录》“耳环耳坠”一项,葫芦型耳环便列出多种,如金珠宝葫芦耳环、金光葫芦耳环、金摺丝葫芦耳环、金累丝葫芦耳环、金葫芦耳环等等。一对金制的光素实心葫芦,即“金光葫芦耳环”,小巧细致已自可爱,若空心,则多把葫芦打作六瓣、八瓣、十瓣的瓜棱,又或是金累丝的透空花球,两两相累,作成葫芦,玲珑之至。所谓“金摺丝葫芦耳环”,江西南昌永和大队明昭勇将军戴贤墓出土的这一对可以为例。虽然它并不真的是“摺丝”,而是用片材攒聚做出的“摺丝”效果。当然也还可以用片材打制,然后錾出纹理,看起来亦如“摺丝”,只是重量要轻得多。此式耳环的簪戴,在丹麦国家博物馆藏一幅明代王孺人容像中表现得分外真切。

    葫芦耳环多与盛妆相配,明代画像固其例证,明代墓葬中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浙江余杭塘栖超山明墓,与葫芦耳环同出的正是作为盛妆的一副头面。  扬之水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