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6|回復: 0

[論史] 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过程浅谈(1)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7-6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读史网
内容提要:本文力图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的演变历程,即宰相负责制――七大部门分工负责制――监阁体制的演变历程,以及监阁体制本身在明代中后期的演变历程作一下新的细致的评述和分析,发现皇权至上、分权制衡是中国古代中央国家权力演变的基本规律,它内在地决定着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的走向,进而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关键词:中央国家权力  立体监察体系  七大部门   分权制衡  军权分配体制   监阁体制
  一、洪武到永乐:中书省被废和七部门分权制衡的确立
  1、洪武时期
  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的政权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仍设中书省作为佐助皇帝综理政务的机构。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后改名丞相),秩正一品,左、右丞,秩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其属官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检校,照磨,管勾,还管领参议府、都镇抚司、考功所。当时中书省权力极大,总领百官,助理万机,一切命令及章奏,均由中书省呈转颁发,否则即属违法。除了人事任免权、决策权、行政权、监察权、财政权,中书省还掌管军权、军务,洪武元年起,中书右丞相徐达就一直是军中的最高指挥官,直到17年以后他死在北平。中书丞相更是位处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上,当时的六部长官下辖于中书省,恂恂若其属吏。在明朝建国初期,宰相是皇帝在朝廷上的最重要的助手,二者相辅相成。没有得力忠诚的宰相辅政,皇帝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天下大事,不可能快捷高效地处理全国大小政务。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宰相凭借权力重大和明敏干练得以辅正,又因为权力重大和明敏干练使皇帝的意愿难以任意实施,甚至威胁皇帝本人的权力和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数见不鲜的事情,更为元代的历史所证明,这是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忧虑。
  朱元璋所以设置宰相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是朱明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结束战争,安集人民,恢复社会经济,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创建一套新的制度颇为不易,需要反复斟酌,需要在局部试行以观其效,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只有待到以后再说;二是当时天下未定,对元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仍在大规模进行,对新附地区的统治也需要加强,事务及其繁重,国家正在用人之际,设立中书省授大臣以重权,能使其便宜从事,灵活处理各种政务应对危机,同时也表明皇帝对大臣的高度信任利于结集稳固其心,共成大业;三则朱元璋当上皇帝的时间还不长,随着统治区域的急剧扩大,原有的统治经验已显出不足,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在和大臣共商国政,以进一步吸取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他还无力单独有效地处理所有国家事务。还有,在朱明政权的创立和巩固过程中,他的文武大臣很多人都立下了赫赫功勋,根据每个人的功勋、才具和特点授以高官显职合乎人们的愿望和情理,也是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因此丞相之任权势极重,中央权力分散是当时必然的结果,这也是历代王朝开国时期的常情。
  随着元朝势力向北败退,明朝胜利的大局已定,朱元璋认为削夺中书省宰相职权加强皇权的时机也逐渐成熟。而文武官僚重臣在开国之后大量的不法行为更令朱元璋忐忑不安,他正好借此机会陆续将分散的政治、军事、财政大权重新集中起来。废除中书省及宰相成为一种新的必然选择。
  废除作为开国元勋的大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样的大臣非有十恶不赦之罪则不能予以重处,而不重处各要害部门的大臣,则没有理由轻易地对这些部门的权力配置作重大调整。单纯的历史教训不能作为现实政务处理的全部依据,更不能成为唯一的依据,因为在漫长浩瀚的历史中人们可以引出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经验教训来(如权臣当国于君不利,而西周恰恰赖周公之力得以化险为夷;地方藩镇于国家不利,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室恰恰借助藩镇间的制衡得以延长国祚;在清朝初年由地方军队势力过大失控引起的三藩之乱固然可怕,而清朝末年也正是借助曾左李督率的团练军平定太平军、捻军、并对外国势力构成一定的遏制从而促成了同治中兴;宦官干政造成了许多可怕的结局,但历史上许多有为的君主恰恰利用宦官成功地牵制了外廷官僚集团,保证国家大政方针按以皇帝为首的统治上层的意愿行事。中国古代长期反对女人干政,偏偏出了唐代武则天,辽代萧燕燕,元朝额尔和帖尼太后,清代孝庄皇太后以及清末慈禧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