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0|回復: 0

[論史] 无法摆脱边患困扰:终宋一朝士人都好言“恢复”(3)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09-6-24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网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两个事异而趣同的例子。
    张邦昌在北宋倾圮时受伪楚帝命,受百官拜时只敢东面拱立而不敢面南而坐,任官不敢不加“权”字,用“手书”而不敢用“手诏”,自称“予”而不敢称“朕”,受群臣称“相公”而不敢命以称“陛下”,金人拟留兵为卫不敢谓可,金兵退不敢不迎哲宗废后孟氏听政,不敢不奉还大宝于康王,及至见康王亦不敢不“伏地恸哭请死”。尝自谓“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帝位乃帝制时代之至尊,邦昌受之却若临难,金人甫去立即奉还。虽如此,邦昌已不能为人情所容,不数月即被诛。
    宋代诸帝,以高宗为最无耻,前杀士人陈东,后杀大将岳飞,斥李纲等忠良,亲秦桧等巨奸,及金兵稍迫,居然乞哀金将: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僬侥耳,以中原全大之时,犹不能抗,况方军兵挠败,盗贼交侵,财贿日K,土疆日蹙,若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已,守奚为哉!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自扬州而迁江宁,建炎三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益穷,所投日窄,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并彷徨,R天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LL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恭维元帅阁下,以宗英之重,行t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其用兵之妙,与皇帝争驱。遂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极天所覆,混为一区。此岂载籍所有哉?顾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自此一者。盖知天命有归,而欲仰以存一尊之人也。如此,则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隶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以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
    不惜篇幅详引这样一篇乞和书,实在是因为它的卑屈无耻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若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作为个人,求生本是一个最充分的理由,作为国家代表,为了“长远利益”的权且其情也可原,但即便如此,也还总有个尊严的界限在。赵构身为传统时代的一国之主,又怀抱着国亡之巨痛和家破之深仇,而居然认贼为父,其厚颜无耻不能不让人痛愤!可惜,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堪的皇帝,一旦苗刘兵变被废黜,大臣军将仍无不如丧考妣。抗金骁将韩世忠得讯,痛哭流涕,以酒酹地:“誓不与此贼共戴天”。
    以今日观之,邦昌诚可怜也,赵构实可恶也,而宋人仍目邦昌为国贼,奉高宗为不可一日无之之至尊,此何事耶?吕好问所谓:“中国人情所向”也!(邦昌和高宗之事,最可见宋人对皇脉的“人情所向”,但仅仅是血脉之尊,则不能尽儒者的“正统”之意。人君之尊,不仅是势位,更在于“道德”。此即大儒程颐所谓:“人君惟道德益高则益尊”。而宋儒亦特以规正人君为己任。)
    四
    宋代优奖士人而使正统观念得到强化,这也是华夷之成为严防的一个特殊背景。但华夷之防得以激发,则是因为“夷狄”成祸(今天中性化的说法叫“民族矛盾尖锐”),衣冠文物、王朝、“种族”面临了生死存亡的威胁。
    华夷意识在我先民中久已有之(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是),但至唐五代为止并不占统领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先民对异民族抱持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绝非欧洲史上狭隘种族主义可比。《春秋公羊传》所谓:“中国亦新夷狄也”,何休解释说:“中国所以异乎夷狄者,以其能尊尊也。”用韩愈的名言,就是“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说明我先民的认同标准在于文化而非种族。这种以文化为本位的态度,本是一种最健康的态度。华夷之防在宋人意识中居于中心位置,是随边患加深逐渐形成的。
    宋初对外多取攻势,虽然从歧沟关之役起宋辽攻防已经转换,但因辽属燕云非石晋以后中原王朝之旧疆,而宋辽之役起于宋取燕云的主动,所以就大势而言,其时的交攻并不是辽单方面的压迫,夷狄问题也没有因此而形成。宋初士大夫不仅华夷意识淡漠,而且不乏“以德怀远”、“绥之以德”之论。曾任兵部侍郎的赵安仁还专门集“和好”故事,编成《戴斗怀柔录》。文官之外,宋初武将也多能以持平的态度待“夷狄”。何继筠备边二十年,为一代名将,子承矩承父业,“承矩自守边以来,尝欲朝廷怀柔远人,为息兵之计。”在这样的气氛下,虽然宋初的立国规模是在征战中奠定的,当时的宋臣却多主静守,反对兴师。不仅对“夷狄”,对中原割据方国也是如此。比如宋代首任宰相范质的态度即是“端坐镇静,不轻举动”。开宝二年(969年)宋军攻太原,太常博士李光赞上疏,认为:“太原得之未足为多,失之未足为少。国家贵静,天道恶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