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01|回覆: 0

[論史] 北宋政治變革中的天文災異論說(10)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1-6-10 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華夏風韻
四、 結論

    天文災異之學作為對自然界奇異現象的觀察,以及對其與人間事務的關係的論說,是中國古代以『天人合一』為特徵的知識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出發,產生出一種特殊的知識方法,就是要通過觀察自然界的非常現象而去把握有常的道理,這就使得中國古代對自然界的異常現象特別的好奇與敏感。但是,天文災異之學作為一種學問得以發展,僅有好奇與敏感是不夠的,它必須要有一定的用處,同時需要制度化。天文災異經漢儒董仲舒等人按『天人感應』的思想,用陰陽五行學說作過一番改造,使之成為一種『天譴論』的儒家政治學說, 也就是【中庸】中所說的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國家將亡, 必有妖孽。』這樣,天文災異學說就可以作為一種政治批評與權力鬥爭的工具,在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思想的社會政治中發揮作用。也就是說,為政治服務是天文災異之學最大的用處。這種知識的建制化,就是要使之成為一種普遍認可的、權威性的學術的一部分。天文災異之學在中國古代就是作為『經學』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經學是儒家社會最高的學問,天文災異之學之所以在經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就在於它為儒家『通經濟世』提供了一種有用的說法。天文災異之學借經學而體制化,從而不斷得到發展,不斷在社會政治中得到運用。

    北宋年間關於天文災異的論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歐陽修等古文運動家對『天人感應』的天文災異說的懷疑和批判,是對『君權神授』的天命觀的一種否定,堅持要從『人情』、『民心』出發來理解經文中『先王之意』,從而為改革提供了說辭。王安石提出的『天變不足畏』的天文災異觀,也是符合他的改革的需要的。當保守派反對他變時時,也是借用天文災異論說來批評他的『新政』,為此王安石就必須要提出新的災異論說以駁斥保守派的攻擊。 所有這些,又都是在『經學』的學術框架下進行的。作為經學中一部分知識的天文災異論說,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成為一種備受關注的學問。各家對天文災異的論說反映了他們的政治傾向,而政治傾向又反過來影響了這種專門的學問。這種相互影響甚至會涉及了很具體的學術上細節。天變災異什麼時候都會出現,但熙寧八年的彗星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當時變革與反變革的政治鬥爭形勢使然也。 作者:孫小淳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