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3|回覆: 0

[制度研究] 西漢政府設置河西四郡加強對西域的統治(5)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6-25 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歷史網
自從漢武帝罷凹百家、獨尊懦術以來,懦家的思想一直是中國的統治思想。在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裡,歷調歷代的帝王將相都把宜揚懦家思想,作爲加強其統治的思想.因此懦家思想對社會生活,特別是對政治生活的影響,遠遠超過品教。道教等宗教教義的影響。因此,在敦惶石窟這樣的宗教寺院的『遺書』中,居體還保存有【淪語】、【孝經】等多種懦家經籍。在武威漢墓中曾發現【禮記】木簡。魏晉以來,河西地區出過許多位著名的文人。【資治通鑑】卷一二三曾說:『永嘉(308一313年)之亂,中州之人避地河西,張氏禮而用之,子孫相承,故涼州號爲多士。』僅在【魏書】中列有專傳的河西著名文人就有宋YAO、張湛、段承根、劉?、闞?、陰仲達、索敞、程駿、常爽、江式等人。他們當中有著名的經學大師、歷史學家、文字學家,並有著作傳世。【魏書】列傳第四十卷有一段評論說:『趙逸等皆通涉經史,才志不群,價重西州,有聞東國,……』這一卷中共有11人的傳記,除3人爲安定人,2人爲金城人外(二地均在今甘肅境內),餘7人中5人爲敦煌人,2人爲武戚人。河西地區的人文蔚起,是和當地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繫著的。
   
    西涼樂是在河西地區融合漢族音樂與龜茲音樂而形成的一個樂種。西涼樂的樂器很豐富,有漢族樂器鐘、磐、絲、箏、排蕭,有龜茲樂器??五弦(五弦的直頸琵琶),還有國外傳人的琵琶(四弦曲頸琵琶)、箜篌、銅鈸、貝蠡等。西涼樂的各種樂器的形象以及演出的情況,從魏晉墓葬和石窟寺的壁畫中都可看到。在敦煌石窟遺書中,已經發現有古代樂譜和好幾百首曲子詞。這些都爲深入研究西涼樂和我國的古代音樂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西涼樂是在北朝時傳人內地的。在隋唐燕樂中,龜茲樂與西涼樂最爲流行,影響也最大,它們不僅對內地的音樂舞蹈,而且對宋詞、元曲、戲劇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西涼樂中的大曲,對我國戲曲的發展影響很大。筆者曾寫過【西涼樂與伊州樂】一丈,發表在【新疆社會科學】1982年第4期,可供參考,這裡就不再作詳細說明了。
   
    甘肅境內的石窟寺共有20多處,其數量在我國各省區中是最多的。在河西地區著名的石窟寺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以及玉門昌馬、酒泉丈殊山、肅南馬蹄寺和金塔寺、武威天梯山等石窟寺。在這些石窟寺內保存了大量的壁畫、彩塑和題記,爲研究1000多年間河西地區的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特別是敦煌莫高窟爲全世界所矚目的一座文化寶庫,加之敦煌石窟遺書的發現,敦煌學已經成爲了一門世界性的學問。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下,我國已經成立了敦煌、吐魯番學會,人們正期待著我國的學者們能在這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沒有河西地區雄厚的社會財富,爲數眾多的兩雙魏晉的豪華墓葬和美輪美矣的石窟寺是建立不起來的。它們耗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其主要來源,一爲地主階級向農民徵收的地租,一爲地主階級的當權派向農民徵收的各種捐稅。這種饑寒中的富麗,用孝道和善行裝扮起來的偽善設施,既敲詐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又作爲向勞動人民進行欺騙的』依據』。當然,我們對於石廟寺和墓葬中的藝術珍品,還是深懷敬意的,它們是無數能工巧匠累代勤勞的創作,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兩漢、西晉和唐朝都是河西地區的經濟文化商區發展的時代。現將這些朝代河西四郡的戶數和人口列表如下:
   
    時代 戶數 人口數 轄縣數 資料來源
    西漢 71270 280211 35 【漢書・地理志】
    東漢 46264 111121 47 【後漢書・郡國志】
    (內包括張掖附國 6216 21685 6)
    西晉 24700 ?  37 【晉書・地理志】
    唐朝 40865 189298 13【舊唐書・地理志】
   
    內包括吐渾 
   
    對上表需要說明的是,1【後漢書・郡國志】中缺酒泉郡的人口數;2西晉時期敦煌郡的戶數、包括新疆地區伊吾等地的戶數。3河西四郡的人口以西漢時期爲最多,東漢時期人口大量減少,據【後漢書・西堯傳】說是由於西羌的騷擾,有一部分人口內遷造成的。唐朝天寶年間湘四郡的人曰雖多於後漢和西晉,但是仍不及西漢時期的人口。當時由於推行租庸調製度,一般都有隱瞞少報人口的情況。
   
    當匈奴休居王和昆邪王在河西地區游牧時,其所部只有5萬多人,西漢政府設置河西四郡以後人口大量增加了,農業、牧業和手工業生產都有了很大發展。縣或城的數目增加,這也是經濟得到發展的一個標識。
   
    西漢政府設置河西四郡的歷史功績主要是:擴大了漢朝對古代新疆的政治經濟影響,促進了新疆統一於漢朝;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爲農業區,爲絲問之路的暢通提供了方便條件;發展了河西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創造了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
   
    河西地區與新疆毗鄰,在歷史上兩者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聯繫是很富切的。東漢中期西域副校尉就常駐在敦煌,行使著西域都護的職權,後來由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務。這種辦法後來又爲魏晉兩朝所沿襲。我國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所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是把敦煌劃入西域範圍的,這種看法是有其歷史根據的。對河西四郡,在近代以來又被人們稱之爲河西走廊,這是一條長達1000多公里的長廊,是通向新疆的長廊,是絲綱之路的長廊。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