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2|回覆: 0

[制度研究] 西漢宰相制度變化:一次適應中央集權發展的改革(3)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9-10-13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摘自【歷史研究】
最後,按舊制,武帝自己也無從發揮作用。因為天下文書資料從漢初以來皆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宰相才幹差,固然不能充分利用這些文書資料,而武帝在宮中離兩府較遠,參考它們很不方便,必然要影響到武帝的決策。
    基於以上情況,漢武帝為實現自己的抱負,逐步摸索出以下辦法來彌補舊制之不足。
    第一,即位的第一年即『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並『親策問以古今治道』,應對者達百餘人。由於實行這一措施,幾年中『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數』。至前130年又『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這次對策者又有百餘人。【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是時征伐四夷,開置邊郡,軍旅數發,內改制度,朝廷多事,婁舉賢良文學之士』。證明武帝是因為『朝廷多事』,所以要廣泛聽取全國士人的謀略。【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列傳】:主父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與徐樂、嚴安在一起。武帝說:『公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愛才若渴之狀躍然紙上。【史記】卷一二六【東方朔列傳】:東方朔上書公車,『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東方朔在大政方針上估計不會有什麼高明見解,然而武帝竟花了兩個月時間把奏牘耐心讀完,可見他是如何注意聽取四方士人意見。這樣一來,就大大彌補了幾個宰相所提供的謀略之不足。
    第二,為了把種種建議仔細研究,付諸實施,武帝進一步從對策及上書人中『簡拔其俊異者寵用之』,『待以不次之位』。象主父偃,甚至歲中四遷;有些則用為相當於後來中朝官的中大夫、侍中等官,『並在左右』,成為『出入禁門腹心之臣』。這些官吏往往出身一般地主,有才幹,多智謀,可以給武帝制定內外政策提供寶貴意見。另一面,為了共同研究和決策需要,或許原歸丞相、御史兩府保管的一部分資料也逐漸轉歸近臣尚書了。同時這些『腹心之臣』因為常在左右,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及時召見,共商對策。加上他們官位低,禮節簡便,甚至可以『俳優畜之』。特別重要的是,在重大決策上還可以讓他們與宰相大臣辯論。通過辯論,既可對雙方建議的利弊再作衡量,然後決定取捨;同時如果這些近臣正確,以此方式否定宰相大臣意見也比較委婉。【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嚴助拜為中大夫,『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大臣數黜』。如建元三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向漢告急,武帝問太尉田`,田`力主不救;嚴助和他辯論,理由充足。於是武帝曰:『太尉不足與計』,堅決出兵援救。由此可見,將有才幹而身份低的人置於左右,主要是武帝為彌補宰相制度之不足的又一措施。後來昭帝、宣帝的中朝官以及重用尚書的制度,便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第三,有了好的決策,按制度仍得通過宰相執行,如果宰相才幹差,統治效率仍然不高,所以武帝又從對策者和一般官吏中,經過考驗,將最傑出的人才提拔為宰相。這一類宰相的代表便是公孫弘。他出身貧窮,因賢良對策第一得到武帝賞識,由博士起家,最後擢升丞相。按舊制,常以列侯為丞相,漢文帝已破格擢升,以關內侯申屠嘉為丞相,再封列侯,但申屠嘉畢竟仍是功臣;這次漢武帝進一步打破舊制,提拔『布衣』公孫弘為丞相,然後封侯,『其後以為故事』。這是針對列侯為相多無能的狀況,採取的一項大膽改革。類似情況還可舉出張湯。湯原為刀筆小吏,得武帝賞識,一直升到御史大夫,『數行丞相事』。此外,倪寬貧窮,『時行賃作,帶經而鋤』,因武帝奇其才,由小吏擢中大夫,升至御史大夫;韓安國出身並不高貴,『為人多大略』,遷御史大夫,『天子以為國器』,曾行丞相事,本已準備用為丞相,因墜車傷腳而罷。可見,凡武帝賞識有才幹的人,只要中間不出問題,都先後用為宰相,並不害怕會構成對君權之威脅。
    對於以上三項措施,過去有另一種解釋,即主張簡拔士人為近臣,使與大臣辯論,是武帝嫌相權太重,有意收其權於左右;而提升布衣公孫弘為丞相再封侯,則是武帝壓制列侯的一種手段。認為在此之前,列侯已發展成政治上『對抗皇帝的一個勢力』,常以列侯為丞相,『不是君主的專制政治,而是列侯的共和政治』。
    這種解釋並不符合武帝的指導思想。
    首先,如前所述,從漢初以來基本上沒有產生這種指導思想的政治基礎。即就武帝在位期間而言,據【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前後十三任丞相,有哪一任丞相的才幹和威望足以與武帝對抗,或與武帝在政治上發生尖銳衝突,形成了對君權的威脅呢?沒有,一個也沒有。既然如此,武帝有什麼必要處心積慮採取一個又一個措施去打擊、削弱相權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