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1|回覆: 0

[論史] 東漢士人的隱逸情結(1)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11-11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歸隱泉林,不仕於時,歷來被認為是不遇之士人高尚其志的一種生存方式。在東漢士人社會之中,也一直存在着一種『以不仕為德高』隱逸情結,所謂『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正是說士人的去就之節。雖然按照儒家的說法,『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士人君子在清平之世也有為君主和朝廷推行教化之職責。然而,自王莽居攝之時開始,儒家士人去就之情結,就一直縈繞在士人之心靈深處。在東漢士人看來,『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只有『國君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不臣於天子、諸侯,才能保持道德人格的獨立;苦身修行,致力於砥礪自己的道德修養,才是令人敬仰的清節。而為了利祿汲汲於仕進的士人是失德和喪節的,令人鄙棄。


     王良出仕於光武之朝,其少習【夏侯尚書】,是一個典型的儒士,王莽時曾隱居不仕,光武時受大司馬吳漢徵辟,歷任諫議大夫、太中大夫、司徒司直,此人在位恭儉,其官箴堪稱為官者之典範。然而在他拜訪友人時,卻被拒之門外。據【後漢書】本傳載:『(王良)後以病歸。一歲復征,至滎陽,疾篤不任進道,乃過其友人。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拒之。良慚,自後連征,輒稱病。詔以玄c聘之,遂不應。』在王良的友人看來,王良不能息心於泉林,奔走於仕宦之間,居其位而沒有大的作為,於士節已是有虧。而王良自己也認為自己的作為不符合士人節操,於是慚而歸家稱病,最終卒於家中,再未應朝廷召聘。或許王良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彌補自己已經『虧損』的士節,扭轉自己在士林中的形象,也使自己能夠不再抱愧重歸士林。從這裡,我們深切地看到,在東漢士人觀念之中,出仕的士人無論在任期間其有如何優良的官德,於士節上,已是遜於不仕者一籌。


     在東漢士人的道德評判標準中,仕與隱是相互乖離的道德取向,如果單純從道德意義上考慮,隱而授道,旌善興化,被認為是守志,是具有『清行高節』,相反,對官宦之途中的士人,多被譏諷為懷祿耽寵,因而在一定意義上,隱比仕有更高的道德價值。所以在崔篆勸孔子建一同出仕時,孔子建斷然拒絕,說:『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請從此辭。』像孔子建一樣極端看重隱逸這種『清行高節』的東漢士人,往往把入仕僅僅當作盡士人之孝節、獲取生計奉養老母的工具而已,而決不是將仕宦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手段,在完成奉養這個任務以後,他們多是迅速地脫離官場,毫不流連。譬如周磐,作為沒落的貴族子弟(其祖父曾為天水太守),少游京師學習儒家經書,好禮有行,諸儒宗之。因為家庭貧困,『居貧養母,儉薄不充』,深以老母迫近饑寒為憂,『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和帝初,拜謁者,除任城長,遷陽夏、重合令,頻歷三城,皆有惠政。後思母,棄官還鄉里。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服終,遂廬於冢側。教授門徒常千人』。周磐雖然為官有惠政,應該具有一定的從政能力,然而他棄官如敝屣,從此以後再不應徵:『公府三辟,皆以有道特徵,磐語友人曰:「昔方回、支父嗇神養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吾親以沒矣,從物何為?」遂不應。』周磐的一席話,是將仕途視作榮利之物而已,不是能夠實現其人生理想的『生術』。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