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9|回覆: 0

[論史]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3)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8-3-25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文匯讀書周報
項羽『身死東城』之東城位於何地
爭議雙方分歧的焦點在於項羽『身死東城』之東城,是在今定遠東城,還是在東城烏江?
計正山先生依據【史記】、【漢書】中的【灌嬰傳】,認為項羽並非在烏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遠東城就被『搏殺而死』。東城即定遠東南五十華里、項羽葬虞姬首級處。馮文指出,只有在項羽被殺、漢軍『盡得其軍將吏』之後,才是『下東城、歷陽』(【史記・灌嬰列傳】),如果項羽不滅,則東城還不能『下』,接着是下歷陽。歷陽離定遠東城二百四十華里,要走這麼多路才能到達歷陽(烏江所在地)。由此可見,項羽不可能在『自度不得脫』、『今日固決死』的險惡情況下,步行二百餘華里,由定遠東城來到烏江『自刎而死』。而婁文則認為此一說不能成立,『項羽從陰陵至東城,也絕不是進駐和堅守東城,而是沿着東城縣的道路,拼命向東邊的烏江方向奔逃。其中,不存在二百四十華里遠的「無能為力」。雙方就是這樣逃着殺、追着殺。這一點,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已經寫得很清楚……』
呼安泰先生也不認同馮文和計文的這種推測,他首先歷述了東城縣的歷史沿革。呼文寫道:『兩漢時期的東城縣,是江淮之間的一個轄境廣闊的大縣。從今定遠東南境的池河上中游地區,越過江淮分水嶺,包括今滁縣西南境、肥東東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縣烏江的沿江一帶。三國時,江淮戰事頻仍,「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大都「虛其地,無復民戶」。直到「晉太康六年始於東城縣界置烏江縣」(見【太平寰宇記】)。由於長期爭奪、戰亂,郡縣僑置變易繁雜,社會紊亂嚴重,為順應這種形勢,東晉於歷陽置郡,梁時改為和州,烏江方為其屬縣。到梁武帝時,才以江淮分水嶺北側原東城縣之部分地區及秦置陰陵縣之南部地區初置定遠縣。明確了這些,細心查閱、分析一下有關史籍的記載,便能對項羽「身死東城」之東城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結論。』為此,呼文舉出了一些史籍記載,以證實項羽死於東城烏江。據【太平寰宇記】載:『烏江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項羽敗於垓下,東走至烏江,亭長}舟待羽處也。』唐朝宰相李吉甫在其【元和郡縣圖志】中也持如是說。宋元之際史學家馬端臨所著【文獻通考】載:『烏江本烏江亭,漢東城縣』。方志學奠基人章學誠在【和州志補沿革】末篇中說得很明確:『秦為九江郡之歷陽及東城烏江亭地……晉太康元年屬淮郡,其歷陽及東城烏江亭地如故。』明代【和州志・城域】篇中記載更直截了當:『東城即烏江城,項羽敗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即此』。這在古代詩文中也同樣能找到旁證。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在【湯泉賦】中開頭就寫道:『大江之濱,東城之野,有泉出焉。』這裡說的湯泉即今與和縣烏江毗連的江浦湯泉。曾任和州巡檢之宋代詩人賀鑄,在【遷家歷陽江行夜泊】詩中寫道:『黃泥潭口杈征蓬,回首東城隻眼中』。『黃泥潭口』即今離烏江很近的石跋河的一叉江口。東城即烏江,句意十分明白。北宋姑熟(今安徽當塗)進士郭祥正【姑熟乘月泛魚艇至東城訪耿天騭】的詩句,也印證東城即烏江,『姑熟皇東城,長江八十里。』按【康熙字典】注:『皇為往返也。』當塗至烏江來回水程正好八十華里。再早如家住烏江之唐代著名詩人張藉,在【閒居】詩中云:『東城南陌塵,紫幌與朱輪』,描繪東城南區風情,繁華如繪。東城即指烏江,毋容質疑。太史公筆下項羽之死,前說烏江自刎,後說『身死東城』,實際上是一回事,無非是修辭上的『變文避復』,並無矛盾可言。
因爭議涉及【太平寰宇記】中的史實記載,馮其庸先生經考證指出,此書未必可靠。『按【太平寰宇記】為樂史著。樂史,五代宋初人,成書於北宋太平興國間,「所載政區,主要太平興國後期制度」,宋樂史故世以後,出於「後人改補」(【宋版太平寰宇記・王文楚前言】)。故所載政區,離秦漢已甚遠。只要讀讀【灌嬰傳》裡的「下東城、歷陽」一句就可以明白。如果當時東城轄地包括烏江在內,則司馬遷只要說「下東城」就夠了,沒有必要再說「歷陽」。正因為當時的和縣是在「歷陽」境內,不屬東城,所以要說「下東城、歷陽」。表明連下兩城。查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淮漢以南諸郡」圖,明確標着「陰陵」「東城」「歷陽」。可見在秦時這是並列的三個縣。再看「西漢」「揚州刺史部」則明確標着「陰陵」「東城」「全椒」「歷陽」四個縣。可見到西漢「東城」與「歷陽」之間又新增一個「全椒縣」,「東城」與「歷陽」已經完全不接壤了。而項羽自刎東城的時候,當然還是「秦」的建制。由此可見【太平寰宇記】的記載,已非秦漢舊制。其所說「烏江縣,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實不可信。』婁文不同意馮文的說法,他認為:『一部書,不論是一人所著,還是伴有後人增補,這與內容的真實性沒有關係。如果說後人增補,改補,就不可信,那麼【漢書】不也是由班彪、班固、班昭等四人,經歷兩代才最後完成的嗎?司馬遷的【史記】,不也是在其父司馬談已有重要積累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嗎?難道我們能否定【史記】、【漢書】內容的真實性?』
『烏江自刎』是民間傳說還是歷史真相
馮其庸先生將【史記】中有關項羽之死的全部文字,以及【漢書】、【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等史籍中有關部分都盡行檢閱,除【項羽本紀】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涉及烏江外,其餘無一處寫到烏江。相反,卻是明確說『身死東城』,『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率五人共斬項籍』、『破籍至東城』、『擊斬項羽』等等。由此觀之,項羽確是『身死東城』(今定遠)而不是自刎於烏江。
至於【項羽本紀】中涉及烏江的文字,馮文認為可否作一些合理推斷。如『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的『欲』字是表明意向,並非已經到達烏江;再從後文項王不肯渡江來看,前後互為矛盾,據此可以推測,前句『項王』之後是否可能脫漏『之眾』(大意)二字。『烏江亭長}船待』確實讓人產生錯覺。但是,項羽既然未到達烏江,烏江亭長不可能從天而降,如果要勉強解釋,這個亭長就是項羽身邊殘剩的將士二十八人之一,他也許原是烏江亭長,是當年跟隨項羽從征的八千子弟之一,現轉戰至此,熟知吳中情況,也熟知烏江渡口的渡船,故勸說項羽東渡。
馮文指出,項羽"烏江自刎"之說,現在所能查到的最早資料,是晉人虞溥撰寫的【江表傳】。此書已逸,【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已輯入。【史記正義】轉引【江表傳】云:"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這是"項羽敗至烏江"的最早的文字,但並無"自刎"之說。其次是【史記正義】引【括地誌】的說法。【括地誌】是唐人蕭德言、顧胤等所著,已佚,清孫星衍有輯本。【正義】所引【括地誌】文云:"烏江亭,即和州烏江縣是也。……【漢書】所謂烏江亭長}船以待項羽,即此也。"文中也未及"自刎"之類的說法。所以,項羽烏江自刎之說,到唐代似乎還未有文字可稽。現在看到最早的項羽烏江自刎的文字資料是元代中期劇作家金仁傑的【蕭何月夜追韓信】雜劇,其中形象地描寫了項羽烏江自刎。也可能正是戲劇的作用,"烏江自刎"的傳說才得以廣泛傳播。
計正山先生依據史料進一步推論,項羽只可能被漢軍斬殺而不會自刎。他認為:項羽在垓下突圍選擇去江東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長江以南東楚會稽是項羽自己的地盤,又是他的發祥地,此時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尉都還臣服項王,尤其是南楚臨江王共氏,直到項羽死後仍忠於項王,抗拒劉邦。江南完全可使項羽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再一次擊敗劉邦。說到擊敗劉邦,項羽也是有信心的,因為三年前,他就曾以三萬輕騎大敗劉邦五十六萬大軍,彭城大捷至今他還歷歷在目。這就是項羽眼看大勢已去,仍毅然挾裹起虞姬首級突圍南馳,一往無前的原因。再者,虞姬之死也是為漢王劉邦所逼,項羽為虞姬報仇的決心也足以使他不會自殺。假如說,項羽到了烏江反而有船不渡卻自刎而死,那麼,他死後才真的無顏去見虞姬和死去的江東子弟哩。
對馮、計二位上述論點,呼安泰先生認為考據和推論不當。項羽"自刎而死"是太史公的記述,不是後人的臆度。說元代金仁傑把項羽之死戲劇化之後才使得"烏江自刎"的傳說得以廣泛傳播,更是有違史實。金仁傑這齣雜劇即使影響再大,也只能影響元代中期以下的歷朝歷代,元以上有關項羽自刎烏江的文字記述,當作何解釋?這裡有史可稽的就有: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宰相李德裕的【項王亭賦並序】云:"……}舟不渡,留騅報德(指項羽贈烏騅予烏江亭長),亦可謂知命矣。自湯武以干戈創業,後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自刎烏江)……尚識}舟之岸焉,知系馬之樹(即遺址項王之系馬樁)。望牛渚(對江之采石磯)以悵然,嘆烏江之不渡。……謝亭長而悵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劍而已矣……周視陳跡(項王亭周圍之古蹟),緬然如素……追昔四聵(今駟馬山,在和州北五十華里左右)之下,風煙將暮,大咤雷奮,重瞳電注,叱漢千騎,如獵狐兔……"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慨嘆、惋惜項羽不渡江鳩合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作【烏江亭】一首絕句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女重來未可知。"宋朝宰相、文學家王安石在其【題烏江霸王廟】詩中云:"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提出與杜牧觀點相左的看法。宋烏江縣令龔相,在其【項王亭並敘】中云:"……慷慨悲歌,潰圍南出,臨江不渡,留騅報德"。宋朝詩人陸游,在其一首七絕【項羽】中云:"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對項羽只憑勇武,奮其私智,敗亡在烏江,理當反躬自省。類此散見於歷代的詩文還有不少,都是認定項羽自刎於烏江。元代雜劇"訛傳",怎麼也不會"訛傳"上至唐宋諸代。再檢閱清人梁玉繩【史記志疑】,近人張森楷【史記新校注】,日人瀧川資言【史記匯注考評】諸書,也都對項羽自刎於烏江的史實未有異議。
荷蘭歷史學家蓋爾有句名言:"歷史是一場永無休止的辯論。"有關歷史問題的爭鳴,旨在發掘、徵引史料,論證、交流不同觀點,並不謀求"一錘定音",息議論定,"永無休止"此之謂也。(敬元勛)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