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2|回覆: 0

[論史] 項羽究竟死於何地(2)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8-3-25 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文匯讀書周報
司馬遷記述項羽之死究竟有無矛盾
持『身死東城』(定遠)說者認爲,【項羽本紀】中有關項羽之死的文字確有矛盾,比如:既說項羽『乃欲東渡烏江』,後又說項羽『天之亡我,我何渡爲』,堅持不肯渡江;既寫項羽在東城『自度不得脫』,走不出東城,又寫『烏江亭長}船待』,似乎項羽已經從定遠東城來到了烏江渡口,這些都是前後矛盾。馮文寫道:『太史公的文章會有矛盾紕漏嗎?有。這種矛盾紕漏前人早已指出。』爲此,馮文列舉了【漢書・司馬遷傳】、【史記集解序】(六朝裴著)等史籍,以及近人李長之的有關著作,指證司馬遷撰寫【史記】廣泛採用了多種史書材料,難免有『疏略』『或者牴牾』之處。如【項羽本紀】的最後一段文字,就完全有可能是采自【楚漢春秋】(此書已佚,今有輯逸本,載【叢書集成續編】)。此外,竹木簡書在世代流傳中也會有脫漏、錯簡。王國維、羅振玉考釋的【流沙墜簡】中有一簡是【史記・滑稽列傳】的文字,與今本就頗有異同。
持『烏江自刎』說者認爲,【史記】中有關項羽之死的敘述並不存在矛盾。司馬遷出生(約公元前145年或135年)離項羽殉難不過六七十年,他同其父司馬談俱爲史官,搜集和保存有關楚漢相爭的史料應該是充分的可靠的。呼文指出:司馬遷『治史精神之嚴謹,邏輯思維之縝密,向爲歷代史學家所共識。司馬遷怎麼可能疏忽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末尾相隔不到五百字的篇幅里,前寫項羽於烏江「乃自刎而死」,後寫其「身死東城」,[注:呼文、婁文皆認爲,西漢時烏江在東城縣境內,不屬於今天的和縣(舊稱歷陽),與定遠東城並非一地。]出現這樣明顯的矛盾而未發覺,這是不可思議的。再說班固亦是漢代的傑出史學家,離項羽之死也只有二百餘年。……如果太史公在記述上確實存在著這種前後不一的明顯錯誤,難道班固也如此疏忽,不予訂正竟至於留到兩千餘年後,才被人發覺進而提出質疑?這是不可理喻的。』
陰陵:是陰陵古城還是陰陵山
楚漢相爭之時,今安徽定遠縣西北六十餘華里有座陰陵城(今名古城村),而安徽歷陽(和縣)東北五十六華里有座同名的陰陵山。【項羽本紀】中『項王至陰陵,迷失道』,此『陰陵』究竟是陰陵城還是陰陵山?因爲陰陵的位置直接關係到後文的『東城』位置,於是雙方各置一詞,爭議不下。
馮文指出:項羽過淮河以後,繼續向南奔逃,但這時方向已偏向西南,因爲陰陵城在西南向。『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項羽是自北向南奔逃的,項羽的左,應是東邊;只有田父的左,才是西邊,才是大澤。馮先生曾兩次到陰陵(古城村)調查,今陰陵城舊址尚在,已立有文物保護碑。如今從古城村向西,便是一片大澤,其最低D處至今仍是一片茫茫無際的湖泊,水面上有長數公里的窯河大橋。馮先生還查閱了一部分近現代人關於【史記】的箋注,對於【項羽本紀】『垓下之圍』以下一段文字的地理注釋,一般都證實了前面的判斷,如『陰陵』,即注『秦縣名,縣治在今安徽定遠西北』。
呼文對馮文觀點提出質疑,認爲項羽退卻路線是東南方向,不會偏向西南而繞其路。呼文寫道:『項羽自吳中起事,轉戰大江南北,身經七十餘戰,前後長達八年之久,對江淮之間的地理形勢了如指掌,爲儘快爭取時間東渡,他不可能捨近求遠繞道今定遠西北六十餘華里的陰陵城,然後再折向烏江東渡。』至於『大澤』,他認爲:由青洛河再流經一段很長的路程一直西到爐橋北轉成窯河匯入高塘湖方形成積水D地。這裡離陰陵城很遠,也不能算作『陰陵大澤』。
呼文認爲,『陰陵』應是陰陵山。【史記】中寫山,將『山』字省卻的例子很多(略)。至於『陰陵大澤』,【歷陽典錄・山川】有明確記載:『陰陵山,州北八十里(現制五十六華里),旁有澤名紅草湖,春夏之交,潦水漲發,瀰漫無際,所謂陰陵大澤者也。』紅草湖即今和縣綽廟境內離烏江很近之裕民圩。說陰陵山是項羽迷道處,還可以從眾多史籍中得到印證。宋【讀史方輿紀要】云:『陰陵山,在全椒東南二十五里,項羽東渡烏江,道經此山……項羽迷道陷大澤處也。』【綱鑑易知錄】卷十亦云:『陰陵山,在今安徽和縣北,接江蘇江浦縣界』。江浦與烏江一橋之隔,可見陰陵山與烏江相距甚近。此外,古代詩文亦可作爲佐證: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爲和州(南梁、北齊在歷陽議和後,改歷陽爲和州)刺史,在其【歷陽書事七十四韻》裡,就有『一夕爲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道處,亞父所封城』這樣的詩句。收入【全唐詩】中的張祜一首【過陰陵山】,亦有『壯士悽惶到山下,行人惆悵到山頭;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處游』的喟嘆。這裡明確項羽是過陰陵山,而不是過陰陵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