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6|回覆: 0

[論史] 決定楚漢人才流向的是天下大勢與劉項集團背景(3)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12-13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
二:劉,項主觀原因之探討的片面性
歷代對於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從項羽,劉邦個人主觀上來探討的,比如學者趙文潤在其文中總結到:『劉善於用人,能夠納諫,項用人唯親,自恃拒諫』(23)。學者邱永明亦分析:『劉項用人的差別在於:在用人原則上,劉唯才是舉,項苛禮唯親;在用人態度上,劉自明聽人,項剛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劉寬容誠信,項多疑嫉才。』(24)。更有學者王銘分析項劉抱有不同的人才觀,以至『1:劉邦能虛己聽人,項羽則剛愎自用;2:劉邦放手用人,項羽信讒多疑;3:劉邦賞不移時,項羽忘功尋過』。總體分析下來學者王銘認爲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25)。
總結歷代研究者關於項劉用人態度及方法可以歸結於五點:一,項羽剛愎自用,自恃拒諫,劉邦虛己聽人,能夠納諫;二,項羽信讒多疑,劉邦放手用人;三,項羽忘功尋過,劉邦賞不移時;四,項羽用人唯親,劉邦用人唯賢;五,項羽取人以名以尊,劉邦取人以實以賢。
事實上這些觀點雖然看似有理有據,實則失之片面,可以說在材料的採用上沒有對其作總體對比和分析僅拿對自己有利的材料說分析。對以上五點,我們有必要探討一番。
1,項羽的剛愎自用,自恃拒諫之辯
歷代研究者大多舉出項羽鴻門宴不聽范增殺劉邦的建議,以及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的事例來證明此論。這裡有商討的地方,據史記記載范增給項羽出計有三次,項羽採用兩次,惟獨鴻門宴殺劉邦未採納,而項羽對殺劉邦和范增存在極大的分歧,不採用也算不上剛愎自用,自恃拒諫。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亦非是因爲進言,而是那位儒生在項羽不採用其進言後大肆污衊楚人才被殺的。不都關中亦是項羽的戰略考慮,不能當成剛愎自用,自恃拒諫的事例。
學者蔡偉再此也認爲『項羽並不是冥頑不化不聽勸告的人。其實,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哪怕是黃口小兒的話,項羽也肯聽。例如,當項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黃,大怒,欲活埋城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這時候只有十三歲的外黃令的小兒子勸說項羽道:「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羽聽從了他的話,赦免了當坑者。結果「東至睢陽,聞之皆下項王」。相比之下,沛公也並不比項羽更能聽從謀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陽進入秦宮後,對宮室里數以千計的帷帳狗馬重寶婦女貪戀不已,想要住在裡面,樊噲諫沛公出宮,沛公不聽,若不是張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說,沛公就會授項羽以口實,就不可能有鴻門宴的有驚無險的好運了。同時,劉邦也經常聽信小人之言,除了鴻門宴中提到的「鯫生說我曰:「拒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還提到他聽信酈食其的餿主意,準備「復六國後世」,只是在張良說出八不可的理由後,他才如夢方醒,「啜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可是爲什麼沒有論者批評劉邦不善納諫呢?是不是劉邦是勝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26)。

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項羽聽項伯之言不殺劉邦之父;劉邦白登之圍前不聽婁敬忠言以致吃大虧。比較而言,項羽劉邦在納諫方面的態度是一致的,均是對自己有利的則虛心納諫;不利的則不聽。而知錯就改方面兩人亦在伯仲之間。歷代研究者糾於勝者王,敗者寇的觀念,有意忽略項羽虛心納諫和劉邦不聽忠言的一面,以致得出片面的結論。
2,項羽的信讒多疑之辯
項羽的信讒多疑大多歸於中陳平反間計而失范增以及不信鍾離u。關於這點筆者曾作【千古陰謀――話陳平之反間計兼談項羽之『有一增而不能用』】認爲項羽失范增不是因爲信讒多疑,而是項羽范增之前的權利摩擦。至於聽到謠言懷疑鍾離u亦屬正常,從史記上看『項羽既疑之,使使至漢』(27)也不過是做了些試探工作,鍾離u也未曾有損害。對比劉邦,可以看到劉邦不僅對新來乍到的韓信,陳平抱有懷疑,就算是自己的親信忠心耿耿的蕭何,樊噲亦是有所懷疑。
3,項羽的忘功尋過之辯
忘功尋過的意思就是有功不賞,有過必糾。關於有功不賞曾經在項羽帳下的韓信,陳平都有論述,韓信的漢中論謂劉邦『項王喑f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28)。陳平亦言:『項王爲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29)。劉邦定天下後,曾經探討楚敗漢興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0)漢之策士酈生遊說田廣:『......(項王)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爲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爲之用......』(31)
項羽小氣,不肯封賞有功之人而導致人才紛紛外流幾成了定論,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按功行賞,一口氣封了18個王以及兩個侯。而對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爲一方之王,如論封賞之大,楚漢期間無過其人。而史記有幾個例子亦證明項羽求才若渴,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爲我將,我以公爲上將軍,封三萬戶。」』(31)漢定天下後,封侯最高的戶數劉澤亦不過萬二千戶(註解5),項羽對一個敵方御史則開出上將軍,三萬戶無疑是高價了。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32)亦可見項羽求才若渴,爲得王陵不惜拿其母親作人質。另龍且救齊時,『人或說龍且曰「不如深壁......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爲止!」』(33)從這段記載可見項羽亦重戰功,可謂有功則賞之,無功則不賞。大約這就是陳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樣劉邦亦重軍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軍功封賞,據【史記・高祖侯者年表】,劉邦在六年間共封143位功臣侯,並與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如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34)。可見在主觀上項羽和劉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則賞的政策。
關於有過必糾,學者王銘認爲:『(項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過大罰......』(35)並舉了英布的例子。學者周騁亦認爲項羽苛察:『殷王司馬n叛楚,項羽派陳平等擊降之。不久,司馬n降漢,項羽就要追究上述軍事行動的參與者,導致陳平歸漢。相形之下,劉邦的部屬中有許多人曾反對過他或投降過項羽,均未受追究。』(36)。英布的事情上面以論並不能作爲項羽苛察的例子。陳平事例上面也分析過,不僅僅是單純的未完成任務。從史記上看,項羽手下如龍且,周蘭,項佗,司馬欣,呂青等人或則亦有敗績,或則反對過項羽或則投降過敵方,也均未受追究。說項羽苛察,尋過亦證據不足。
楚漢時期,項羽因爲不能給人足夠的封賞導致人才的外流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亦涉及到整個楚漢的大環境以及利益集團。下面將會具體分析到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此不在多言。由上所論,亦可證明人才的流向非是項羽主觀不肯給足夠的封賞。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