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0|回覆: 0

[制度研究] 春秋諸國的政治制度(2)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12-1 1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論劍歷史門戶網
自齊霸中衰,楚又乘虛而入,中原的一些小國都在其支配之下。當時不僅魯、鄭屈服於楚,甚至象齊這樣的大國也受到楚的威脅。由於晉的強盛,晉楚之爭勢在 必然。公元前632年,晉楚發生城濮之戰,楚人戰敗。晉文公和齊、魯、宋、衛等七國之君盟於踐土(今河南原陽),並得到周王的策命。是年冬,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溫(今河南溫縣),周王也被召去赴會,晉躍升爲中原的霸主。   


  文公死,襄公立。襄公依靠文公手下的一批老臣,不僅能使內部穩定,同時還打敗白狄與秦人,故晉仍能保持其霸業。   


  秦霸西戎:周東遷時,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有功而被封爲諸侯。秦原來居於今隴東,周東遷後,占有岐西之地。德公時居雍(今陝西鳳翔)。到穆公時秦漸強大。秦 和晉通婚,故關係較密切,兩國又因接壤而經常有矛盾。在晉文公卒後,穆公即乘晉喪而東向派兵襲鄭,後因鄭有備而退回,但在行經今河南澠池、洛寧一地時,遭到晉伏兵的狙擊,秦師全軍覆滅,三師被俘。此後,秦不斷和晉較量,如公元前625年,秦伐晉,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秦戰敗;一年後,穆公親自率兵伐晉,渡過黃河後,燒毀乘舟,晉人見秦有決一死戰之心而不敢應戰。秦由於國力不如晉,故屢與晉戰而很少得利。而晉正好堵住秦東向的通道,故秦很難進入中原。出於以上原因,秦只好向西發展,擊敗附近的戎人以增強自己的力量。史稱穆公『益國十二,遂霸西戎』。同時,秦與南面的楚國加強聯繫,從穆公以後到春秋末,秦一直和楚站在一起而與晉爲敵。   


  楚莊王之勝晉:在晉文、襄時期,楚不敢與晉爭鋒。到楚穆王時,楚不斷對其鄰近的小國尋釁,先後滅掉了江(在今河南汝寧)、六(在今安徽六安)、蓼(在今 河南固始)等小國。晉自襄公卒後,大權旁落於趙盾之手,趙盾爲了樹立自己的勢力,排斥異己,殺靈公立成公, 晉放鬆了對外的爭霸活動。而這時楚的國勢正盛, 楚人范山對穆王說:『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楚看出晉國的弱點,很想到中原建立霸業,但不久穆王即死去。   


  繼穆王而立者是莊王。莊王初年,楚的局勢很不穩定,接連發生貴族暴亂,又逢天災侵襲,而鄰近於楚的群蠻、百濮也都乘機對楚進行騷擾。莊王平息亂事,並在內政方面作過一些改革,能夠賞罰分明,大小貴族各有所用,使『群臣輯睦』;對人民也有所加惠,即使經常出兵,但國內也可以『商農工賈,不敗其業』。由於莊王治國、治軍有方,楚國力日益強盛。  

  
  公元前606年,莊王伐陸渾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帶),觀兵於周郊,並派人向周詢問周九鼎之輕重,以表示有吞周之意。公元前598年,楚攻破陳的都城;次年又興兵圍鄭,鄭被困三月因城破而降楚。公元前594年,楚又圍宋達九月之久,宋向晉告急,晉因畏楚而不敢出兵。宋、鄭等國都屈服於楚,莊王成爲中原的霸主。   


  鞍之戰和鄢陵之戰 隨著晉霸的中衰,常和晉站在一起的齊,漸對晉藐視起來。齊頃公時,齊一面和楚連結,一面又不斷對魯、衛兩國用兵。另外又不尊重晉的使臣。公元前589年,魯、衛兩國因不堪齊的侵伐而向晉求救,晉派兵攻齊,兩軍激戰於鞍(今山東濟南),齊師戰敗。齊與晉結盟,並答應歸還占領魯、衛之地。這次戰役表明,晉雖不如以前強盛,但齊仍不是晉的對手。   


  鞍之戰晉獲勝後,又引起楚對晉的敵意。這年冬,楚以救齊爲名而大興師。接著楚在蜀(今山東泰安)舉行了盟會,參與者有齊、秦、宋、鄭、衛等十國,聲勢頗 盛。晉不敢出來與楚抗爭。當然,楚也不敢攻晉,兩強處於相持階段。   


  公元前580年,晉厲公立。厲公頗有重整晉國之意,於即位之初就打敗了狄人和秦人。被晉人稱爲『四強』的齊、秦、狄、楚,這時除楚之外,都爲晉所制服。   


  公元前579年,晉、楚兩國在宋華元的調停下議和,但兩國均缺乏誠意,只能使矛盾獲得暫時的緩和。公元前576年,楚首先違約而向鄭、衛發動進攻。次年,晉國以鄭服於楚爲藉口而伐鄭,鄭向楚求援,楚恭王率大軍救鄭,晉、楚兩軍大戰於鄢陵,楚戰敗而退兵。鄢陵之戰後,晉在實力和條件上略勝於楚,晉厲公因此驕傲自滿 起來。   


    晉悼公復霸 厲公被殺之後,晉國卿大夫之間的鬥爭也趨於緩和,故在悼公時期,晉勢復振。

   
  悼公在對付戎人方面採取魏絳和戎的策略,即用財物去換取戎人的土地,以代替過去的單純的軍事殺伐,藉此抽出部分的兵力來加強對中原的爭霸活動。公元前571年,晉在虎牢城以逼鄭。鄭背楚而倒向於晉。這時晉、楚俱在走向下坡,但相比之 下,晉略占優勢,故楚不敢與其相抗。悼公能夠復霸,原因就在於此。當然,晉的霸業,至此也已接近尾聲。   


  向戌弭兵:公元前546年,宋向戌繼華元而提出弭兵之議,晉、楚、齊、秦四大國都表示同意。是年六、七月 間,晉、楚、齊、秦、宋、衛、鄭、魯等十四國在宋都開弭兵之會。齊、秦是大國,邾、滕是齊、宋的屬國,這四國不參加盟約。會上規定晉、楚之從必須交相見,就是說兩國的僕從國既要朝晉又要朝楚,同時承認晉、楚爲 霸主,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霸業由兩強來平分的現象。   


  弭兵之會後的幾十年中,由於晉、楚兩強力量的接近於平衡,彼此的軍事衝突較以前大爲減少。   


  小國對霸主的貢賦 西周時各諸侯都要定期對周天子納貢,春秋時因周衰而此制漸廢。隨著大國爭霸的出現,各小國都要向霸主國交納貢奉。特別到春秋晚期,霸主國爲了加緊對小國的勒索,甚至規定出貢賦的標準,如魯襄公幾次到晉國去聽政,就是去聽取晉對魯賦的具體數目。霸主爲了能保證有這種收入,時常對小國施加軍事威懾,小國爲了不致遭受戰爭的災難,故必須不斷地對霸主交納奉獻。【左傳】說:『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府無虛月。』除了晉以外,楚是另一個霸主,齊是強鄰,魯對這兩國也不敢稍有違抗。據【左傳】記載,魯在春秋時期,對晉、楚、齊三國共朝見過三十三次。   


  鄭國地當晉、楚之間,兩強發生軍事衝突時,鄭受害最大。鄭在子駟當政時期,採取唯強是從的策略,『犧牲玉帛,待於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焉。』後來子產當 政,他對晉人說:『以敝邑之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鄭和魯一樣,爲了少受討伐,只能向兩強多交貢賦。鄭人每次 赴晉,都要帶著豐厚的禮品,如晉安葬晉平公,鄭執政子皮帶著一百輛車的禮物前去送葬。春秋晚期,晉的執政都很貪婪,加重了對小國的壓榨。【左傳】說:『范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說:『韓宣子爲政,不能圖諸侯,魯不堪晉求。』霸主國的苛求無厭,使小國承受著很重的負擔。但和魯鄰近的滕、小邾、杞、等小國,都要經常去朝魯,如杞對魯稍有不敬,魯則出兵討伐之,可見魯又模仿著強國去對待比自己弱小的國家。   


  吳的興起和吳破楚 地處長江下游的吳國,由於經濟文化較落後,在春秋前期和中原各國少有來往,其活動狀況也不見於史書記載。   


  從春秋晚期開始,吳漸漸強大起來。公元前583年,晉採納從楚逃亡到晉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植吳國以制楚,派巫臣使吳,並把中原的乘車、射御、戰陣都教授給吳人,還『教之叛楚』。從此,吳果然加緊對楚的進攻,屬於楚的一些蠻、夷,也漸被吳所吞併。   


  公元前515年,吳公子光殺王僚而自立,即吳王闔閭。【左傳】稱闔閭與民『辛苦同之』,是一位有作爲的君主。吳在其治理下而日益強盛。公元前512年,吳滅徐(在今安徽泗縣北)。楚的卿大夫這時已感到吳的威脅,而且也預見到吳將是楚不易對付的強敵。吳重用楚亡臣伍員。伍員認爲『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建議吳王把吳軍分成三部分,每次出一師以擊楚,如此輪番地去擾楚,便可削弱楚人,最後以三軍攻之,楚一定無法支持。吳王接受了這一計謀,果然,從楚昭王即位之後,『無歲不有吳師』,使楚疲於奔命。   


  公元前506年,吳大舉攻楚。吳軍溯淮而上,轉戰於小別山、大別山一帶。繼而吳與楚軍戰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楚軍失利。吳從攻楚以來,五戰皆捷,吳軍遂 攻入楚的郢都(今湖北江陵),昭王奔於隨(今湖北隨縣)。楚申包胥入秦乞師,秦襄公派兵車五百乘以救楚。 楚人在秦的支援下,把吳軍逐出楚境。楚因遭到這次大敗而失去其霸主地位。   


  吳伐越和越滅吳:越和吳相毗鄰,占有今浙江一帶。越乘吳忙於攻楚而經常出兵以襲吳。公元前496年,吳伐越,戰於今浙江嘉興,吳師敗,吳王闔閭負傷而卒。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爲報父仇而敗越於夫椒(今江蘇蘇州),又乘勝而攻入越都。越王勾踐率領五千甲盾而退保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並使人向吳求和,伍員要求夫差滅越以除吳心腹之患,而夫差因勝越而驕傲自滿,不聽伍員諫阻而許越議和。   


  吳勝越以後,自以爲從此可無後顧之憂,於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晉、齊試比高下。公元前486年,吳人在邗(今江蘇揚州附近)築城,又開鑿河道,將長江、淮水接連 起來,開闢出一條通向宋、魯的水道,進逼中原,在其壓力下,魯、邾等國紛紛臣服。公元前485年,吳派舟師從海上伐齊;次年,又興兵伐齊,大敗齊師於艾陵(今山東萊蕪),齊軍主帥國書戰死,吳俘獲齊兵車八百乘。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等國會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在這次會上,晉與吳都爭作霸主,晉由於國內內亂未止,故不敢與吳力爭,使吳奪得了霸主的位置。   


  【左傳】說夫差時,『吳日敝於兵,暴骨如莽』,又說他不恤民力,『視民如讎』。吳在爭霸方面雖得逞,但連年的興師動眾,造成國力空虛。越王戰敗以後,不忘會稽之恥,臥薪嘗膽,『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越的國力漸漸恢復起來。而吳對此並不警惕。吳王爲參加黃池之會,竟率精銳而出,使太子和老弱留守。越王勾踐 乃乘虛而入,大敗吳師,並殺死吳太子。夫差聞訊而匆匆趕回與越議和。吳長期的窮兵黷武,民力凋敝,難以和越對抗。公元前473年,越滅吳。   


  勾踐滅吳之後,步吳之後塵,以兵北渡淮,會晉、齊諸侯於徐州。越兵橫行於江淮以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墨子】說當時的強國是楚、越、晉、齊,『四分天下而有之』。在春秋末到戰國初,越代吳成爲長江下游的強國。   


  各國君主權力下替和卿大夫的兼併鬥爭   


  春秋時從周王室到各個侯國,君權不強者占大多數。魯、宋、鄭、齊、晉等國的君權日益衰弱,而主宰國家命運的卿大夫爲了爭權奪利,又不斷地展開激烈的兼併鬥爭。   


  魯國在僖公時,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其後代稱季孫氏。季友之兄慶父、叔牙之後爲孟孫氏、叔孫氏。這三家皆爲桓公之後,故稱三桓。僖公以後到春秋末,魯的政權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時,季孫宿執政,三分公室,魯君實力被削弱。到昭公時,昭公被逐出魯國,流浪在外七年而卒。


【左傳】說:『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由於季氏頗得民心,故魯國出現『民不知君』的現象。但隨著三桓勢力的過於強大,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在春秋晚期,南蒯、陽虎、侯犯等先後起來反對季氏和叔孫氏,象陽虎就一度執掌魯的大權,即所謂的『陪臣執國命』。由此又反映出三家也在走向衰微。宋國的卿大夫和魯一樣,以公族子孫爲主,如有戴公之後的華、樂、老、皇四家,後來有桓公之後的魚、盪、鱗、向四家。整個春秋時期,宋國的執政不出於戴、桓兩族,其中尤以戴族爲多。各大族的傾軋很激烈,到春秋晚期,桓氏勢力被剷除,剩下戴族的樂、皇幾家。   


  鄭國的執政以穆公後人爲主。穆公有十三子,其中罕、駟、豐、游、印、國、良七家爲強族,即所謂的七穆。從春秋中期到晚期,任鄭執政者不出這七家。齊國在春秋早期由國、高二氏掌握大權,以後又有崔、慶二氏,這四家都是齊的公族。屬於異姓貴族者有姬姓的鮑氏和媯姓的田氏。田完本爲陳國的公子,後逃到齊,桓公使其爲工正。齊莊公時,田氏漸漸得勢。景公時,田乞爲大夫。田氏爲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其收賦稅於民,以小斗受其粟,予民以大斗』,以此來籠絡人心,抬高田氏在齊國的聲望。景公死後,田氏滅國、高二氏,田乞專齊政。到其子田常時,鮑氏、晏氏也爲田氏所除,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齊君的封邑還大。到田盤時,田氏的宗族『盡爲齊都邑大夫』。田氏在外則和晉通使,成爲齊國的實際統治者,齊宣公則有名無實。後田氏廢康公(宣公子),代替姜氏而統治齊國。   


    晉國從獻公時起,不許立公子、公孫爲貴族,公子、公孫只好離晉而仕於他國。這就是所謂的『晉無公族』,爲春秋時他國所無的現象。排斥公族,導致異姓或國姓中 疏遠的卿大夫得勢。文公、襄公時,狐、趙、先、胥等氏頗有權勢,以後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後,卿大夫之間兼併激烈。從厲公時起,胥氏、欒氏被翦除,到春秋晚期只剩下最強的趙、魏、韓、范、中行氏。後來趙又滅范、中行氏。春秋末年,智氏最強,趙聯合韓、魏而消滅智氏。晉長期的卿大夫兼併鬥爭到此告一段落,晉國也被這勢均力敵的三家所瓜分。到戰國初年,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晉國乃分成趙、魏、韓三國。  


  以上幾個國家都因爲存在強大的同姓或異姓貴族勢力,致使君權削弱,『權去公室,政在家門』。卿大夫爲了爭權奪利,引起內亂頻繁發生。但並非諸侯國皆如此,如楚王的宗族雖強盛,卻未形成象魯、晉那樣實力很大並能控制君主的強家,故楚的君權較許多中原國家爲強。秦的情況和楚也有某些相象之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