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8|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從認知語用學角度解讀【紅樓夢】的語言使用技巧(2)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6-13 0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例析6. 『離恨天』神話故事似曾無關,卻有關,貫穿【紅樓夢】全篇。
  『離恨天』一詞在【紅樓夢】裏出現過三次{6}。第一次出現在第一回當中,在僧道對話中由僧人的敘述引出。講述的是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由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修得個女體,成了絳珠仙子,於是『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但兩者凡心未盡,『意欲下凡造歷幻緣』。第二次出現在第五回裏, 寫賈寶玉夢入太虛幻境,遇見司掌人間風情月債的警幻仙姑。仙姑告訴寶玉,她居住在離恨天上灌愁海中,並且給寶玉看了十二釵正副冊子詞。由此暗示大觀園眾女子今後的命運,尤其是林黛玉與賈寶玉二人的愛情命運。第三次出現在第九十八回的回目中『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而此回寫的是寶黛二人愛情的悲慘結局,黛死寶病。
  『離恨天』其實最早出現在【西遊記】中, 共有五次, 分佈在第五回一次、第三十九、五十二回各二次。現舉一例如下:『好大聖,搖搖擺擺,仗着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西遊記】第五回)
  從表面的小語境看,【紅樓夢】中『離恨天』的建構完全脫離了宗教色彩,它不再與『三十三天』、『兜率天』等佛教名詞聯繫在一起,但從大語境的本質上卻蘊含了極為豐富的佛教哲理。首先,【紅樓夢】中『離恨天』揭示了『恨』之所在的佛教哲理。從佛教觀念講,『恨』即為內心怨積不暢而引起的苦惱。【成唯識論】曰:『云何為恨, 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因為有了『恨』,便有了苦惱。為了解脫苦惱,就得『離恨』。絳珠仙子從『離恨天』下凡到大觀園,便是由於神瑛侍者『灌溉之情未償』的內心之『恨』未得解決,『故其五內便鬱結着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她歷經塵緣就是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澆之情。而林黛玉魂歸『離恨天』又是因為她與賈寶玉在凡塵的愛情無法實現之『恨』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無論是從仙界歷劫凡塵,還是從凡塵魂歸仙界, 都是由於『恨』。為了離恨,便歷經了仙界――凡塵――仙界的循環歷程。其次,【紅樓夢】中『離恨天』演繹了『色即空』的佛教意蘊,認為要解決『離恨』的真正辦法即是消除一切情色慾望,因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是罪惡的源頭。【妙華蓮花經】曰:『諸苦所因, 貪慾為本。』林黛玉和賈寶玉的一段為了『償債』的情緣,在大觀園歷經了春之萌動、夏之成長、秋之衰頹、冬之隕落的歷程後最終回歸到『離恨天』。林黛玉雖然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都流盡了,卻沒能換得個『舉案齊眉』。一切『春恨秋悲皆自惹』,問為何緣,只因『離恨天』上情緣未了, 塵欲未盡。薛寶釵熱衷於『仕途經濟』,八面玲瓏,博得賈府上下誇讚,雖得了與賈寶玉『舉案齊眉』,但『到底意難平』。婚後不久賈寶玉即出家為和尚,薛寶釵只好獨守空房,抱恨終身。為了所謂的情色慾望,林黛玉魂歸西天,薛寶釵則獨守空房,因此無論林黛玉還是薛寶釵,她們所得到的都是『水中月』『鏡中花』,最終的結果都是『空空如也』。賈寶玉更是以出家的方式表明『色即空』的佛家理蘊,昭示了情色慾望的虛幻性。這種鮮明的對比形成了一種最大的關聯特徵,因此,【紅樓夢】中『離恨天』就是一種指代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的文學意象。
  
  三、余 論
  
  認知語用觀的關聯論認為任何話語都是有關聯的。話語的理解過程就是尋找關聯的過程。在較小的語境中找不到關聯, 就得藉助更大一些的語境,直至使話語在這種語境中具有最佳語境效果,找到話語的『最佳關聯』,實現對話語的最準確的理解和認知。本文就是通過對作品中一些鮮活事例進行分析和推理,從而看到了曹雪芹爐火純青的語言描寫藝術,像生活一樣, 好像沒有成文的章法, 但又有其內在的必然規律。因此,【紅樓夢】不愧是一部完全可與【莎士比亞全集】相提並論的世界經典文學,不同學者、讀者、文人墨客分別從不同角度來品評過該巨著,興之所至,各取所需。但類似於本文試圖運用認知語用學中Sperber 和Wilson關聯論來品味【紅樓夢】那自然而深刻、質樸而傳神、平淡而真摯的語言使用技巧方面的文章似乎並不多見。(作者:龍翔 唐朝文 )
  {1} [清]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2} 何自然,冉永平.話語聯繫語的語用制約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1-9.
  {3} 劉紹忠.關聯論的交際觀[J].現代外語,1997(2):13-20.
  {4} 王岳川.文化話語與意義蹤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 龐婧文.天葩吐奇芳――從【紅樓夢】韻文解讀薛寶釵形象[J].德州學院學報2008(1):6-10.
  {6} 曾禮軍.【紅樓夢】中『離恨天』的建構[J].紅樓夢學刊 2007(1):281-296.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