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6|回覆: 0

[漢語詞典] 近現代史用語變遷感言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06-12-8 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隨筆
歷史不僅是給今人讀的,也是給後人讀的。多年來讀史,總感覺一些用語不夠規範,有些僅僅當今中國大陸居民讀得懂,大陸以外的中外人士及後人未必讀得懂,如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至少要查辭典。這些不規範用語大體上有兩類:
一類是概念模糊的用語: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由於政治生活的一元化,一些政治用語被廣泛使用到各種場合,從新聞、學術到日常生活皆有之,最終形成今天國人皆知其所指,卻又不夠規範的局面。最常見的有『黨』、『黨史』、『建國』等等。
中國近現代史上產生過眾多大小政黨,如國民黨、共產黨、第三黨、青年黨、民社黨……等等,不勝枚舉,至今中國大陸除執政的共產黨外,還有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但由於中共是執政黨,『黨』、『黨史』、『黨章』、『黨政』、『黨和國家領導人』、『黨委』、『黨支部』等,人人皆知爲指共產黨,已經成爲社會文化習慣。我曾向某些民主黨派成員詢問,比較一致的答覆是,這個『黨』字必定指中共,而非其本黨,『黨史』也不是指其本黨的歷史。我也曾問過外國人,是否知道在中國『Party』指什麼?有不少以爲是指朋友聚會,而非CP或CCP。
再如『建國』,大家習慣上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爲界線,此前爲『建國前』或『解放前』的『舊社會』、『舊中國』,此後爲『建國後』或『解放後』的『新社會』、『新中國』。
但中國歷史上曾多次『建國』,僅二十世紀就有兩次,一次是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另一次就是本共和國。對台胞說『建國』,他們可能以爲是指中山先生創建的民國。至於『解放』、『新社會』『新中國』之類,皆屬政治用語或新聞名詞,更不是規範的學術用語。『新』與『舊』都是相對而言的概念,現代史、近代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概念(近些年又出現了『當代史』一詞),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現代史也會變成近代史,有些名詞就不一定適用了。
我想,規範的用語應該是: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或成立後),1949年以前(或以後)……
另一類是名不副實應加引號的用語:1949年以後搞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政治運動,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反右』和『文革』。根據1981年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反右』留了個小尾巴,但承認『擴大化』,『文化大革命』則被徹底否定。當前的媒體文字中,這兩個名詞多被打上引號,蓋因其名不副實。
據統計『反右』中99%以上的『右派份子』都打錯了,還剩下5000多人,據前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李維漢在【回憶與研究】一書中的說法,是仍在『繼續甄別』 中。『文化大革命』其實是『大革文化命』,是對人類文明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反動。對這兩個名詞加引號,是很有必要的。
但由於當時的主政者指鹿爲馬,仍留下兩個概念顛倒的名詞沿用至今,一爲『右派』,一爲『左派』 ――這是毛澤東時代的『文化遺產』。
保守謂之『右』,激進謂之『左』,最早是以法國大革命時立憲會議的議席爲分野的,如今已成爲國際通行的概念。但在中國大陸,這兩個名詞的使用正好相反,如果說某人比較『左』,往往是指他觀念守舊不夠開放,反之亦然。要改變這種『欽定俗成『的概念,殆匪易事,所以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也加上引號。
以上只是讀史中的斷想,關於這類概念模糊與名詞歧義的現象,可能還有很多,望讀者共同爲之正名。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近現代史的研究,率以中共黨史爲藍本。但中共黨史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支,應有別於其他門類。如果一切近現代史(如中華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抗日戰爭史、中國黨派史等)的寫作皆祖述中共黨史,則歷史研究不可能前進。
史學研究要不要黨性,是由治史者的意識形態決定的。但歷史研究首先要求實事求是,卻是沒有例外的。以往很多在中共黨史中作爲定論的東西,現在都有變化:例如陳獨秀的歷史地位、西路軍是否執行了『逃跑主義路線』、國民黨是否『消極抗戰』等等,等等,都是根據史實逐步廓清的。這說明實事求是也有一個過程,但最終是要憑事實說話。
或有人問,你說的都是些國人盡知的常識,何苦爲外人憂,爲後人憂?
非也,我實爲當今史學憂,爲今之國人憂。如今是一個多元化的資訊時代,若自說自話地編寫歷史,僅國人肚裡知,外人看不懂,後人學不明,何以名之爲學問?
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秉筆直書,是爲史德,有志者其力行之。曲學阿世,望風希旨,爲尊者諱,可稱史蠹,有識者當共棄之。
2005年5月23日 風雨讀書樓
2005年【隨筆】雜誌第四期
作者:章立凡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