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4|回復: 0

[汉语词典] “走后门”的变迁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7-5-10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走后门这个词,近几年社会上听不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太快,一下把这个词甩下了观念的快车。
走后门这个词,据说源于北宋年间,一伶人讽刺宰相蔡京所说的戏剧台词。词典的解释是:用托情、行贿等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是个极让人难堪的贬义词。谁家要是办过托情、拉关系、走后门的事,他家的孩子在伙伴们中间就抬不起头来。在大人们眼里更是遭到唾弃,呸!这人是靠走后门上来的,丢人!走后门的人往往是灰溜溜的,见了人就心虚。即使把事办成了,也不是光彩的事。那个年代的人虽然穷,但多是一身正气。个别走后门的人,全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的,生怕被人发现了瞧不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观念有所松动。走后门这个词变成了中性词。人们对拉关系,走门子的事既不倡导,也不歧视。走后门就像只调皮的小老鼠,悄悄地爬上了台面,从地下转为了地上。事情真是难办了,走走后门,拉拉关系,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是走后门的盛行时期,也是这个词语最辉煌的时代,一个贬义词摇身一变,竟成了褒义词。在这个时期的人们心里,走后门是件光彩的事,是有身份、有能耐、有特权的象征。谁家后门走得多,事办得好,在亲朋好友、邻里之间要受到羡慕和尊重的。没有后门可走的平民百姓,往往被人瞧不起。一时间,社会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个比一个的后门走得巧,走得妙!人世间真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后门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走后门者,千军万马,拥挤成堆,很自然地就产生了激烈的后门竞争。狭路相逢,勇者胜,谁的后门关系硬,谁下的重,谁就是竞争的强者。这个时期,走后门可以说是实惠了一大批人,富裕了一大批人。当然,后来执法机关查办,也栽倒一部分人。
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后门走习惯了,就走成了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走后门就变得像吃饭一样正常了。既然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能走进去就是门,无所谓前门后门,也就用不到这个词语。再加上连续热火朝天地走了十几年,也走疲软了,对它麻木了。再用这个词语,就失去了意义。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