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8|回覆: 0

[漢語詞典] 『江湖』的詞源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07-6-28 16: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從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談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莊子】
當代大陸學者的著作,我若非翻兩頁就看不下去,便是劃上許多否定-性槓槓,以備一旦需要撰文批評,查找證據方便。然而陳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俠客夢】,我不僅一口氣讀完,還劃了不少肯定性槓槓-。此書勝義頗多,如論俠客爲何必佩劍、俠骨爲何香如許,均予人啟-發。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煙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氣』;-『「山林」主要屬於隱士,「綠林」主要屬於強盜,真正屬於俠客的-,只能是「江湖」』;『中國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遊俠―中年遊宦―老年遊仙』。只可惜此書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言必稱『江湖』,卻未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詞源。

此書第七章【笑傲江湖】開篇曰:『談武俠小說,無論如何繞不開「-江湖」……「江湖」屬於「俠客」;或者反過來說,「俠客」只能生-活在「江湖」之中。這種近乎常識的判斷,其實大有深意。只是人們-很少深入探究爲什麼「俠客」非與「江湖」連在一起不可。』隨後對-『江湖』一詞進行了詞源學探索。
陳平原對『江湖』一詞的釋義是:『「江湖」原指長江與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這一浮泛釋義的癥結在於,他找到的最早出處是-秦以後的【史記】:『【史記・貨殖列傳】述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他顯然知道,這不可能是『江湖』的詞源,於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故【國語・越語下】又稱范蠡「-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
由於沒能找到『江湖』一詞的源頭,陳平原的以下解說就不得要領了-:『有感於范蠡的超然避世,後人再談「江湖」,很可能就不再只是-地理學意義上的三江五湖,高適詩「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杜-甫詩「欲寄江湖客,提攜日月長」,杜牧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其中的「江湖」,就隱然有與朝廷相對之意,即隱士-與平民所處之「人世間」。「江湖」的這一文化意義,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現得最爲清楚: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1〕
從並非『江湖』一詞之源頭的西漢【史記】(儘管所述的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一下子跳到八百年後唐代詩人高適、杜甫、杜牧帶有『江-湖』字眼的詩句,再跳到三百年後北宋范仲淹關於『江湖』的名言,-時間跨度千載以上,陳平原依然沒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詞源,因爲-他找錯了方向。他應該到【史記】以前去找,而不是到【史記】以後-去找。所有元素型的文化觀念都必須到先秦典籍中找到源頭才算數,-這應該成爲學界的基本常識。先秦之所以被稱爲軸心時代,就因爲它-提供了後軸心時代的一切文化元素。
由於找錯了方向,又實在無計可施,陳平原只好把『江湖』的詞源問-題悄悄擱過一邊,回到『笑傲江湖』本題:『【史記】爲遊俠作傳,-沒有使用「江湖」這個詞……唐人重新把俠客置於江湖之中,這一點-很了不起,基本上奠定了武俠小說的發展路向。……唐代豪俠小說中-已出現「江湖」這個詞,並把「江湖」作爲俠客活動的背景。』〔2-〕由此一路向下,一直論到二十世紀的新派武俠小說,論到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由於對『江湖』的詞源語焉不詳,陳平原就給了讀者-一個錯覺,似乎『江湖』一詞是遲至唐代豪俠小說才正式出現的。

『江』、『湖』兩字分開使用時單獨成詞,作爲專名固然特指長江和-洞庭湖,作爲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詞既不是『-江』、『湖』兩個專名分開解釋後的簡單相加,也與『三江』、『五-湖』的共名無關。在中國文化中,『江湖』是一個意義特殊的專名,-『江』、『湖』兩字僅僅是詞素,不能單獨成詞,也不能分開釋義。-更重要的是,『江湖』這一專名的特殊意義,決非從唐代豪俠小說到-當代武俠小說對此詞的事後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時代早就有的-:民間社會的江湖文化與專制朝廷的廟堂政治相對。因此並非先有『-俠客』,後有『江湖』,而是先有意義特殊的『江湖』,後有縱橫笑-傲的『俠客』。這是因爲,此詞的真正詞源出自始終不被儒家中國承-認爲正式經典的中國文化第一元典【莊子】。在【十三經】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沒有出現過『江湖』一詞――不過說有易,說無難,海-內外碩學博聞者若有異議,切盼教正。
【莊子】全書使用『江湖』一詞凡七處,是漢語中最早出現的『江湖-』,按順序依次如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爲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內篇・逍遙遊第一】)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ㄒ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內篇・大宗師第六】,重言又見【外篇・天運第十四】)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內篇・大宗師第六】)
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壇陸,浮之江湖。(【外篇・至-樂第十八】,重言之異文又見【外篇・達生第十九】)
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岩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外篇・山木第二十】)
以上五條(兩條略)中哪條是『江湖』的原始出處?容我偷懶抄一段-拙著中的舊文:
莊子與韓非是針鋒相對、不共戴天的兩個先秦思想家,儘管莊子死後-數年韓非才出生。但他們兩個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國兩千年歷史-中最大的兩種力量:莊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韓非主宰了廟堂政治。―-―順便一提,與廟堂相對的『江湖』一詞,也源於【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的這個大葫蘆寓言。被人視爲″江湖″一詞出處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倒是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兩個『江湖』雖然語意相近,畢竟還是第一個更符合後世通用的『江-湖』。〔3〕
拙著【寓言的密碼】之所以僅引兩條,因爲【莊子】內篇爲莊子本人-親撰,外篇爲親炙弟子據莊子遺稿與聞見整理編纂,雜篇爲再傳弟子-與莊門後學所發揮。而且只有第一條直接論人(惠施),後四條(加-重言二條)皆以物(魚、鳥、狐、豹)喻人。所以我認爲首條出現最-早,是『江湖』一詞的真正詞源。江湖中國的通天教主莊子,無可爭-議地擁有『江湖』一詞的智慧財產權。

陳平原說:『「江湖」的這一文化意義,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現得-最爲清楚: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實際-上是把偽經當成了真經。
出自【岳陽樓記】的范仲淹語,固然是關於『廟堂』、『江湖』的最-大名言,但它不僅不可能是『江湖』的詞源,而且范仲淹的儒家立場-使他更不可能把『江湖』的文化意義解釋清楚,而是一定會對『江湖-』的真正文化意義進行歪曲和篡改。
儒家廟堂所推銷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揚-的文化人格是傲視王侯的『真人』。『江湖』的文化意義,與范仲淹-的儒家思想根本無法兼容,所以范仲淹對『江湖』的解釋完全不足爲-據。范仲淹筆下的『江湖』並非文化中國的真江湖,而是政治中國的-偽江湖――這個政治中國的偽江湖立意要消滅的才是文化中國的真江-湖。『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暫處江湖的真-儒家的卑瑣政治人格,卻遠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樂處江湖、傲立江-湖的真道家的偉岸文化人格。
那些『每飯不忘君恩』的儒家,即使因不被帝王接納或失寵於帝王而-暫處江湖,也不是真道家,充其量是偽道家,所以時刻想著鑽營夤緣-進入廟堂。真正的道家不可能『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而是『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莊子・雜篇・讓王第二十八】),『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莊子・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作者:張遠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