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9|回覆: 0

[漢語詞典] "白丁"不是文盲(圖)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6-23 11: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10623114925217.jpg


寫文章的人有時也愛扎堆,逮着個話題一哄而起。有個教育家陶行知的話題,一度被炒得很熱鬧:

    1940年夏天,陶行知的兒子陶曉光雖上過學但未畢業,為就業讓校長給開了畢業證明,陶行知得知後立即追回假證明,還給兒子寫一封信,信中有『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句。

    陶行知高風亮節當然可敬,可能是時下假文憑泛濫,就有人翻着筋斗寫,什麼『真白丁與假秀才』、『假秀才與真白丁』、『陶行知教子: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等等,寫得都不壞。有篇雜文開頭就給『白丁』下定義:『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叫白丁』,殊不知這定義是硬傷。

    把白丁當作文盲,一是可能受成語『目不識丁』的『誤導』,二是可能受劉禹錫【陋室銘】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影響,以為鴻儒是有大學問的人,相對的該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人。

    【現代漢語詞典】對『白丁』的注釋為『封建社會裡指沒有功名的人』。

    【辭海】對『白丁』有兩解,一是『舊指平民,沒有功名的人。』【隋書・李敏傳】有『(隋文帝)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二是『猶白徒』,即本無軍籍臨時徵集起來的壯丁。

    古代,『人們按照品級地位穿不同顏色的衣服,柘黃色為帝王及皇室成員的服色,官服則紅紫為上,藍綠次之,黑褐最低。平民則穿白色衣服。』這可能是『白丁』的濫觴。

    另外,『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也並非陶行知的話,它出自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創始人顏元。

    顏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直隸保定府博野縣人(今屬河北)。顏元幼時隨父就養於蠡縣朱九祚家,顏元16歲時,朱翁欲為其謀賄入庠,以光耀門庭。顏元感到這是莫大恥辱,他說:『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絕食拒不接受。

    因此,陶行知教育兒子說的這句名言,並非自撰,而是引用顏元的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