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55|回覆: 0

[漢語詞典] 詞語中的愛情 中國愛情關鍵詞(1)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7-7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際在線
中國式的愛情在經過了以婚姻為目的的計劃愛情時代、從相戀到分手的程序愛情時代之後,進入行動至上的體驗時代。愛情死了嗎?不,現在,正是愛情的黃金時代。在那些曾經使用或依舊使用的中國式愛情語彙中,我們看到的是時代的變遷和文化觀念的巨變。  
搞對象
『對象』原本是一個哲學詞語,表示客體事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又與人的存在相關聯的某種規定性。『對象』從哲學詞語變成為一個愛情或與愛情有關的詞語,絕對是當代中國人的發明。大約從1950年代開始,由於談情說愛被視為小資產階級情調,因而『搞對象』一詞便流行開來,幾乎成了『談戀愛』的代名詞,以其一本正經的事務性和目的性取代了風花雪月的談戀愛。但它之所以能夠大面積地流行開來,恐怕還是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文化心態有關。一直以來,中國人一提到談情說愛一類的事情時,總是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想說又不好意思明說,於是就大用特用修辭手法上的『借代』。不過,今天再提起這個詞,就要被年輕人譏為『老土』了。
喜歡你
『我愛你』是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戀人都要說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話。但是,認真推敲起來,相當數量的用方言談戀愛的中國人,卻可能相愛一輩子,都沒有說過這三個字,不是因為『愛你在心口難開』,而是因為在許多方言中,就根本沒有這種表達方式,即使有,說出來既彆扭又難聽,根本喚不起一絲一毫的美感。中國人的示愛話語在不同地域之間具有很大差異性。比如在廣州,人們用『我中意你』,在長沙,則說:『我喜歡你』,用詞發音不同,效果卻自然都是一樣的。不過,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戀人們甚至根本沒說過『我愛你』一類的話,當然,如果要摳字眼的話,則有人會強調『中意』、『喜歡』並不是『愛』。前者只是一種一般意義上的好感,而『愛』則應該是刻骨銘心的,但儘管如此,中國人還是願意用自己習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心願。只是在他們想要幽默的時候才會改換一下腔調來上那麼一句『我愛你』。
緣分
對於相愛的人來說,緣分從來都是他們確認其愛情乃至婚姻關係合理性的重要依據。對於已經不再相愛的人來說,緣分一詞又常常被搬出來作為散夥的藉口。所以,一方面是『千裏姻緣一線牽』,茫茫人海中偏偏選到了你,難道僅僅是一種巧合嗎?而另一方面,一句『緣分已盡』就瀟灑拜拜了,而這個時候,分手的雙方各自都要去等待或重新尋找新的緣分了。至於有些相愛卻無法在一起相處的男女,則又只能發出『有緣無分』的嗟嘆了。再也沒有比講緣分更能體現中國人在婚戀問題上的宿命觀念和神秘化傾向了。同時這也體現了愛情就婚姻這件事情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預測和難以把握性。古時候,要弄清楚兩人是否有緣分,主要是通過對生辰八字等方式來測定的。另外,門當戶對也是有緣分的一個重要說法,到了今天,有沒有緣分主要是憑感覺,有時候也往往會輔之以血型一類的科學手段,但說句實在話,緣分說到底還是一種切實的體驗,而不是一種事先的斷定和推測。
第三者
中國把婚外戀對象稱為第三者,是1970年代以後的事情,這之前,為數不多的婚外戀被人很難聽地斥為『亂搞男女關係』。在中國這樣一個道德至上的國度裏,婚外情是絕對被否定並禁止的,當事人因此總有一種偷雞摸狗的犯罪感。1980年代,社會日益開放,人們的婚戀觀念也不像從前那樣保守。當人們更進一步地明確了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及其合理性依據這一觀念時,第三者便慢慢多了起來。他(她)們通常不是採取『打進去』而是採用『拉出來』的辦法來與原配分享愛人的權利。但婚姻總是排他的,因而第三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臨時性身份』,要麼取而代之,要麼另謀出路,永遠的第三者似乎並不多見。
到了1990年代以後,人們都不太喜歡提起第三者這個詞了。這倒不是說第三者越來越少了,而是更多的人覺得這個詞所包含着的道德評判的武斷傾向過於明顯,所以,第三者在名稱上也逐漸與國際接軌,叫做『情人』了。
大齡青年
大齡青年通常是指那一些年近三十而在戀愛婚姻方面尚無眉目的人們。以前,中國人在選擇自己的戀愛夥伴時一直比較慎重,年輕人的戀愛史大致要持續兩三年,長的甚至可以達到令人瞠目的六七年以上。雖然大齡青年在我國可以享受晚婚的若干待遇,但幾乎沒有人是為了這份待遇而爭當大齡青年的。當然,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導致許多青年因為缺乏競爭力而被劃入大齡青年行列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比如沒有住房,許多挺不錯的小伙子常常就是因為在遲疑再三之後把談了三四年的對象帶到三代同堂的陋室時忽然間不幸淪為大齡青年的,但更多的人在他們已經大齡到不再是青年的時候,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其他方面。沒想到當他們干出了一番事業以後,許多原來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概迎刃而解了。
約會
像很多愛情詞語一樣,『約會』這個詞是不能隨便亂用的。一般的約會不能稱為約會,否則別人就會以為你在談戀愛或有外遇。談情說愛當然少不了約會,在電話還不太普及的時候,大多數中國人的約會方式多半是面約或信約。一般來說,最初的約會為了顯得鄭重其事也常常因為怕被拒絕而不好意思,多以信約形式為主。約會的書信不宜太長,文字也不宜太肉麻,但要顯得真誠、明確,為了保密起見,信封上寄信人地址處多半只寫『內詳』,而約會的地點多在公園裏的某一個電線杆下或電影院門前。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人們不太有錢,項目也不多;現在戀人們約會的方式要簡單得多,而約會時的活動卻豐富多了。不過,這一簡一豐的變化卻使現在的人們少了許多微妙的戀愛體驗,比如寫一封約會信時的那種既緊張又幸福、既舉棋不定又充滿幻想的感覺,哪裏是打一個電話所能體會到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