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4|回覆: 0

[漢語教育] 淺談古詩詞鑑賞中的聯想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08-11-12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浪
淺談古詩詞鑑賞中的聯想


青島嶗山一中 陳志高

關於聯想和想像,【文心雕龍》裡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舒捲風雲之色。』這固然是針對文學創作而言,對古詩鑑賞來說,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易卜生說過:『不僅作家在創作,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像詩人。』離開了聯想和想像,就不可能對古詩詞作到真正的、全面的理解和欣賞,我們讀者在進行鑑賞時,往往是在這一基礎上的再創造、再接受。但在實際的鑑賞中,聯想又不能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應當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細分之,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背景聯想
詩歌鑑賞要知人論事,知人論事才能顧及全篇。詩歌作爲詩人表達個性思想感情的產物,不可避免地要揉進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個人的不幸、身世的滄桑、命運的坎坷都能在詩詞中找到它們的影子。如果不了解李煜由貴爲天子到淪爲階下囚的巨大反差,就不會理解他那種『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深哀巨痛,李清照若沒有晚年喪夫失家、生活顛沛流離的不幸遭遇,又怎會寫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這樣深婉哀痛的句子?
聯想寫作背景,關鍵是要能夠設置一種可以進行想像的具體情境,使自己身處其中,能夠仔細品味和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作到細緻入微,透徹深刻。所以飄逸豪放的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後才會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鬆與喜悅。百年多病、愁苦窮困的杜甫才會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闊大與深沉。
2.細節聯想
中國古典詩詞多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古人用『滋味』說詩,強調詩歌要『吟誦涵泳』,就是針對詩歌精緻細微這一特點而言的,在看似尋常的細節內容上下功夫正是優秀作家的不尋常之處,所謂『瑣屑中有無限煙波』。縱觀近幾年的高考題,大都在詩中的細節上設置題目,這些地方看似平常,其實大有文章。而要對細節進行充分細緻的理解,就必須藉助於聯想,細細品味得之。
如,晚唐詩人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宮女的孤苦生活,通篇沒有一句抒情的話語,只有景物和動作的細微描寫,但仔細一想:銀燭秋光,顯示出幾分暗淡和幽冷,小扇暗示出被遺棄的命運,『撲流螢』寫出宮女的無聊和孤獨,『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牽牛織女的故事一定又使她想起自己的悽苦身世,這樣一想,詩中的人和事都有了具體的典型環境,原本平淡的細節有了雋永的意味,宮女內心的複雜感情也凸顯出來,令人嘆惋再三。再如高考題中對『閒敲棋子落燈花』這一細節的理解,也需要進行細緻合理的聯想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重視細節並不能拘泥於細節,一味尋求所謂的『生活的真實』,那樣無疑會扼殺詩意,摧殘情趣。
3.空白聯想
一位外國文學評論家說過:『詩人的思緒則有如兒童,因爲他們的思維都淡化了邏輯性,而是一種跳躍性。』正是由於詩人在創作時的這種思維和感情的跳躍性,使詩歌的語言和敘述出現的突然中斷而產生巨大的空白。這些空白當然不是真空,而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空靈中蘊涵無限境界。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說:『寫詩的困難往往不在於取而在於舍。詩中那些無言之處也需要認真經營』。可見詩詞中出現的空白正是作者的獨具匠心之處,對於這些空白正需要我們讀者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填充,才能充分的挖掘出詩作的光彩,完成對作品的再創造。如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裡的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初看來,這兩個無什麼關聯的形象很難放在一起,細一聯想才知道遠征的丈夫早已命喪戰場,可憐的妻子還在家中做著團聚的美夢呢!由『河邊骨』到『夢裡人』這兩個畫面的突兀翻轉確實震人心魄,給讀者以巨大的想像空間。宗白華先生說:『空靈和充實是藝術精神的兩元』,只有進行深入的聯想和想像,進入詩歌的『空靈』空間,才能更好的挖掘體味出詩詞充實的一面,這才是進行詩詞鑑賞的妙境。
4.對比聯想
對比手法是詩詞寫作中的常用手法,只有在聯想的基礎上加以對比才能充分挖掘出對比的表現力。有的詩歌通篇都用對比,如唐代女詩人陳玉蘭的【寄夫】:『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幾乎句句用對比,把妻子思念、關心遠在邊關的丈夫的心情寫的淋漓盡致,對比手法的運用還加強了全詩的悲劇性,揭示了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採用對比,比直接敘寫更有表現力,給讀者留下了更爲廣闊的想像空間,更有感染力。再如李白的【越中攬古】,作者打破絕句的常規寫法,前三句極力鋪敘勾踐滅吳之後的榮耀與歡慶:戰士衣錦還鄉,春殿歌舞不斷,後一句陡然直下,『只今唯有鷓鴣飛』,物是人非,霸業成空,突入而來的對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長嗟不已,這是聯想帶給我們的魅力。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