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0|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深井開鑿技術(2)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5-5 16: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華夏風韻網
護井裝備  卓筒井井身須用石圈和套管保護。


    石圈  為方形石塊,中開圓孔,直徑一尺左右。


    套管  宋代所用套管是用『巨竹去節』製成。明代套管有『木竹』和『□竹』兩種。木竹是把圓木剖成兩半,中間挖空,然後用麻捆在一起,成為圓筒,再用油灰填塞縫隙。□竹產於馬湖山,也要用麻捆裹,防止破裂。套管可以阻止井壁四周淡水入井(【蜀中廣記】)卷66引【鹽井圖記】。清代套管全用堅實圓木製成。


    地面裝置  在地面豎立鑽架,裝置地滾、盤車和天車等。鑽架豎於井口之側,高一丈左右,上裝花滾子,後附長短踩架,架前另置一橫木,稱為碓板。碓板前端安裝一個可以轉動的鐵環,碓板上有麻繩,用來系住垂入井中的篾片。篾片首尾聯接,聯接處鋸有銜口,用苧麻縛牢。篾片長度由數丈以至數百丈,上端由花滾子通過地滾,繫於盤車上。銼井時,淺井常用人力輓車,深井用水牛拖車,開始用牛一、二頭,以後逐漸加至六、七頭。


    施工程序


    開井口  井位選定後,先開一圓井,深度以達到基岩為止。


    下石圈  將石圈層壘於基岩之上,砌至與地相平。


    銼大口  用魚尾銼等大型鐵銼,通過石圈向基岩衝擊。銼井時,數人在踩架上,用腳踏碓板末端,使之貼地,碓頭抬高,井下鐵銼系在碓頭上,也被抬高。腳鬆開後,碓和鐵銼下墜。這樣一起一落,連續不斷,即可將岩石舂碎。銼井時,一人在井前轉動碓頭上的環,銼在井下也隨之轉向,銼出圓孔(【四川鹽政史】卷2)。大口深度以銼至堅硬岩層,無淡水滲出為止。


    扇泥  即清孔。將吞筒放入井底,使碎石泥砂隨水沖開皮錢進入筒中,然後用盤車提出。


    下木竹  木竹每段長八、九尺,依次下入井中,上與地平。


    銼小口  木竹安置後,換用銀錠銼等小型鐵銼,向含滷水岩層鑿進。在銼井過程中,隨銼隨即扇泥。扇起的泥,必須詳加考察屬於何種岩層,並詳細記錄,作為以後修理井身和另銼新井的參考。在鑿穿含滷水、岩鹽或天然氣的岩層後,即終止銼孔。


    總觀全井結構,下段(小口)井壁是堅硬的岩石,中段(大口)鑿孔較大,井壁為木竹;上段在木竹之外又加箍石圈。從地面至井底,井眼的大小是一樣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