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6|回覆: 0

[古代科技] 四大發明不應受質疑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0-6-11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觀察
內容提要:對於這些學者們的看法,筆者覺得應該商榷――就是首先要在爲什麼會形成古代『四大發明』這種觀念,要取得共識,否則各持己說,眾說紛紜,反而負面影響了對古代中國科技成就的評價和肯定。
2006年12月14日,人民網轉載了東方網一篇文章【余秋雨質疑四大發明天文曆法應排首位】,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5167158.html(筆者在人民網文沒見到文章作者的名字),這篇網文被廣泛轉載。文中除了介紹余秋雨先生對古代四大發明提出不同的選擇項目之外,還介紹了另一些學者也對四大發明的選擇項持異議,甚至還有『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的另一些推薦。
對於這些學者們的看法,筆者覺得應該商榷――就是首先要在爲什麼會形成古代『四大發明』這種觀念,要取得共識,否則各持己說,眾說紛紜,反而負面影響了對古代中國科技成就的評價和肯定。
1.四大發明,是從中國科技對世界的貢獻這一角度來認定
東方網文章說,『被國人引以爲傲的四大發明,一直以來口口相傳,似乎天經地義。但對「四大發明」的說法來源,卻含含糊糊,莫衷一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撰寫的【中國古代科技史】一書首次對「中國四大發明」給予了世界性的高度評價。自此以後,這一觀點長期影響了之後中國史學家的觀點,世界史學界也就此認爲,「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術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給歐洲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的進程。』李約瑟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論述和介紹,確實讓世界範圍內更加認識了古代中國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裡有一段與李約瑟類似的話:『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槓桿。』這段語錄印在現在的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教科書里,教育現在的中學生們,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充分認識中國古代重大科技發明對世界歷史進步的貢獻。
對於古代中國四大發明的看法,不是唯一來自李約瑟;但是,李約瑟把『四大發明』升華成爲一種學術觀點,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約瑟寫出的煌煌巨著【中國古代科技史】,提到了許多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比如,分析了宋代蘇頌的水運象儀,認爲裡面採用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動縱擒機構,是一種了不起的發明創造,比歐洲近代機械鐘錶的自動縱擒機構早幾百年。但是,李約瑟並沒有把蘇頌的這個自動縱擒機構認爲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而只是客觀地分析了蘇頌水運象儀先進的技術思想和機械結構。因爲蘇頌的機械,沒有對國外的鐘表機械發展起過直接啟發和領路的作用,也沒有將這種木頭做的天文儀器作爲商品輸出到其它國家;只是中國人的內部發明創造,在中國本土也沒有推廣普及。李約瑟在論述古代中國的採礦技術時,特別讚揚了四川自貢的鹽井鑿井技術,和鹽滷水的抽汲技術,以及就地取材的巧妙方法。李約瑟巨著里所論述的古代中國科技發明,如果要用數字來統計究竟有多少項的話,那是遠遠超過了一些國人的『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但是李約瑟對古代中國只提到了四大發明。余秋雨先生和另一些學者認爲不能在外國人的排名認定之後,我們才來肯定自己;筆者以爲這裡有一個對古代科技成就界定的標尺問題――是在中華文明內部來評判,還是在世界範圍來評判。
李約瑟總結出的古代中國四大發明,是從中國科技對世界的貢獻這一角度來認定。可以比較,紙的發明和普及應用,是在世界範圍內改變了紙前時代各個民族記錄文字的形形色色載體材料,甚至用紙來寫字成爲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大大促進了人類文明程度的積累和傳承交流。火藥、羅盤針、印刷術的發明,如上文所引述,馬克思已作了精闢的分析。相反,某教授提出的『被中香爐――萬向支架』發明,並沒有走出中國的國門對其它民族產生影響,促進其它文明的發展,在中國的本土也沒有象四大發明那樣形成當時的先進生產力。筆者以爲,把這個被中香爐說是我們祖先的發明創造,完全可以;可是,要說成是一種『大發明』則不合適,更不能提升到『世界級』的高度去自我陶醉。
中華文明對於周邊國家和民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形成了『漢字文化圈』。象余秋雨先生提出的曆法、中醫藥學,在在漢字文化圈裡有巨大的影響;但是,在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的天文曆法、中醫藥並沒有影響到全人類。甚至,李約瑟還不無遺憾地說過,如果是中國的古天文學和曆法先期走向了世界,那麼現在對天空的星座分布和命名,就是根據中國的方式,而不是希臘的方式。
2.對『李約瑟疑難』的看法
李約瑟在其學術活動里,非常崇敬中華文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做『皈依中華文明』。但是,李約瑟並沒有盲目崇拜,他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疑難』――爲什麼近代科學技術產生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國和印度這些古代科技發達的東方國家。
對於李約瑟疑難,中外有不少學者在探討與解讀解答,包括楊振寧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學者不贊同李約瑟疑難的提法,也有學者不以爲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筆者以爲,可以把李約瑟疑難改換成另一種發問的形式――爲什麼在中華農耕文明里,未能自發地生長出工業文明。
筆者以爲,中國未能自發地生長出工業文明,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古代的那些發明創造都未能繼續發展爲社會生產力,往往只停留在單件製造的階段,如蘇頌的水運象儀;或者只表現爲一種精巧的、精美的休閒之品,如被中香爐。這是表層的原因;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中國的農耕文明里,一直缺乏商業文明的養分,中國曆朝歷代的基本國策都是重農抑商。甚至鄭和下西洋那樣具有雄厚物質力量和先進造船技術、先進航海技術的宏大舉動,也沒有發展海外貿易的國家意識;中國明清還兩度禁海。而達•伽馬、哥倫布航海就爲開拓海外市場和殖民。歐洲的工業文明,是從商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商品大量流通,才能把產品升級爲大量生產的商品,才能由商業利潤的刺激而擴大生產規模,刺激改進技術和發明創造。當然也要看到,歐洲的商業文明曾有過奴隸貿易、鴉片貿易那種罪惡的血腥商業。這裡說的是經濟基礎方面的事情。
中華農耕文明里未能自發地生長出工業文明,還有上層建築方面的原因。余秋雨先生作了認真的努力研究並提出了他的看法,筆者從余先生的論著里獲取了寶貴的學術營養。
3.以海爲鑒,可以論強弱
筆者追蹤余秋雨先生關於『四大發明』的電視節目,香港鳳凰台的【秋雨時分】,覺得【秋雨時分》裡對古代四大發明的論斷,與那篇東方網文的基調完全不同。
余先生在這次關於四大發明的【秋雨時分】節目裡,特別希望中國人仔細去觀察並考慮,組成現代社會的一些基本元素,哪一些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余秋雨先生多次指出,單是法國的一個里昂市,在19世紀就有十幾項世界性的發明,從紡織機械到電影技術,這些發明創造惠及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並且指出,四大發明畢竟只是古代的技術成果,如果總是說自己幼年時代的聰明和強壯,而後來卻一蹶不振,聽起來會讓人聽不下去。
筆者完全贊同餘先生的上述觀點。並且,基於余先生對於中外文明的兩個角度比較――①中華文明與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的比較,②中華文明與近代歐美文明比較――余先生是第一個自覺地對中外文明作系統而冷靜、客觀、理智對比的中國人――筆者對余先生所實踐的比較文明,提出一個補充看法――以海爲鑒,可以論強弱――模仿古人『以銅爲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鑒,可以見興亡』的論事思維方法,但是超越古人只在中華內部看事的視角,把中國放在世界範圍內來討論國勢的強弱和國運的升沉。
文章原標題(如何『界定』古代中國四大發明――與余秋雨先生商榷)作者:金岷彬 發表日期:2007-01-29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