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1|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矿业及开采技术(1)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0-11-4 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风韵网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连年战争,矿冶业呈停滞状态。宋王朝建立,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朝廷下诏说不与商人或矿冶主争利,允许人民自由采矿。这表明宋朝的政权部分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矿冶主们可以在朝廷减免税的保护下从事生产,广大劳动人民也可以从封建徭役制下解脱出来。原来采用劳役制,官营铁冶业也不断受到被劳役人民的反抗,迫使官吏将劳役制改成招募制,从而对冶铁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安石变法时期,由神宗熙宁年间和元丰初年,较多地听任民营铁冶业的发展,采用“二八抽分”税率,这是宋代“民营”铁冶业最发展的时期,也是宋代整个铁冶业最发展的时期。
    其他矿产如铜、银、金等,从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60―997年)的37年中,也准许百姓自由采掘,仁宗赵桢以后始收归官营。
    北宋的矿业机构有四监、12冶、20务、25场等,凡铸铁的场所都有置监,务是矿冶税务所或矿产收购站,场是采矿场,冶是金属冶炼场。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各矿业的规模。
    (1)铁矿
    北宋主要的铁矿产地有磁州、邢州、徐州。元丰三年 (1078年)磁州、邢州的总产量,相当全国总收入量的74%。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中曾记叙了他奉使察访河北西路、参观磁州锻坊的情况。磁州当时锻造生产“百炼钢”,在北宋已是一种古老、成熟的炼钢工艺。徐州铁矿早在汉代就已开采,利国监原用木炭炼铁,以后改用煤炭。
    南宋时,邢、磁、徐州的大型铁矿产地被划入金朝版图,这使金的冶铁技术得以改进和发展。  
    (2)铜、锡、铅矿
    主要用于铸币的铜、锡、铅3种矿业,在宋代集中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3省境内,其规模、产量远远超过了唐代,北宋时年产量逐年上升。从皇佑中 (1049―1054年)到元丰元年 (1078年)近30年内,铜矿年收入由500多万斤增至1400多万斤,锡年收入量由30多万斤增至200多万斤,铅的年收入量由9万多斤增至900万斤。元丰年间矿业的兴盛,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给封建经济注入了活力。
    宋时炼铜有火法、水法炼铜。胆水浸铜法应用于生产始于宋初,北宋晚期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在年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宋代主要的锡产地是贺州,而铅矿场多在连州、虢州等地。铅是铸铁必备的金属之一,当时铅的用途除了铸铁外,主要用来制造丹粉。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