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2|回覆: 0

[古代科技]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2)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1-6-27 11: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科技報
三、明代火井新史料對【天工開物】火井圖文的質疑
  
    新發現的明代火井史料,見於明代萬曆間朱孟震的【遊宦余談】(有萬曆十年的序)。這部分文稿後來輯入【朱秉器全集】①,又被明代萬曆年間刊行的徐應秋文集【玉芝堂談薈】第23卷著錄②。與此相關的記述,是張瀚的【松窗夢語】(有萬曆二十一年的序)。他們先後記述了四川潼川州西,地名雲台山的一處火井。為便於解析,先將兩段火井史料著錄如下:
    火井在雲台山東五裏。火自井出,周圍有灶數十。居民各以竹刳其中,引火至灶,鍋滾而竹不然。觀者不敢近井,蓋井火時一噴,輒及數丈。不用時,以物蓋之;用時去蓋投火,少許即騰騰焰上至井。近井數十家擅其利雲。(朱孟震【遊宦余談】)
    有火井。土人用竹筒引火氣煎鹽,一井可供十餘鍋。筒不焦,而所通鹽水輟沸,此理之難解者。鹽井在在有之,油井犍為縣有三處,火井在潼川西,地名雲台,僅一處耳。(張瀚【松窗夢語】卷二,【西遊記】)
    兩段火井史料都記述雲台山火井的開發利用實況,但在火井生產規模的估計上,存在着差異。前者說,『周圍有灶數十』;後者說,『一井可供十餘鍋』。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應當從他們記載的時間跨度上去理解。朱孟震的記載可能比張瀚的記載早十年左右,一口火井經過十年左右的開採,產氣量會減弱,原來可以供給數十座鹽灶煎燒,現在只能供給十餘口鹽鍋煎燒。
    除此而外,兩段史料對雲台山火井開採技術的粗略描繪,並無歧異。雲台山火井同時為附近數十座鹽灶或者十餘口鹽鍋提供天然氣,實現了將一井所產之氣分輸給周圍若干鹽灶使用的目標,這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性進步,也是記載明代火井史實的歷史文獻所不曾涉及的。為了更深入地探討明代四川火井煮鹽的工藝水平,筆者有必要將上述火井開採史實與宋應星在同一時期完成的【天工開物】卷上『作咸第五』的火井煮鹽圖說進行一些分析比較: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滷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奇事也。(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作成第五』)
    將上述文字與隨文繪製的『火井煮鹽圖』結合起來閱讀,宋應星筆下的西川火井,仍然是就井引火的原始採氣方式,與漢魏時期『執盆蓋井上煮鹽』(張華【博物志】卷九,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不同的只是,鹽鍋置於井側,使用了曲竹引火入灶的辦法。這樣的採氣方式,不可能解決一井之氣供應數十座鹽灶或者十餘鹽鍋煎燒的問題。因此,【天工開物】未能反映雲台山火井的採氣實況。
筆者認為,如果沒有適當的儲氣、分流裝置,一口火井供應數十座鹽灶或者十餘鹽鍋煮鹽是不可能的。雖然【遊宦余談】和【松窗夢語】沒有將這種供氣裝置記載下來,新發現的【雍乾之際井鹽產銷畫卷】繪製的火井煮鹽圖和文字說明也可以為我們作一個旁證(傅漢思、張學君【中國火井歷史新證】,【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9卷第4期(2000年)第388―390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朱孟震的【遊宦余談】1卷、【河上楮談】3卷、【汾上續談】1卷、【浣水續談】1卷全部收入【朱秉器全集】,在寶顏堂秘笈(明萬曆刻本、民國石印本)續集。
    ②本文下面引用的朱孟震的【遊宦余談】,是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刊行的【筆記小說大觀】第11冊收錄的【玉芝堂談薈】著錄本,在第23卷,第13―14頁。
  
    圖中丁段文字描述的是,可以供給兩口鍋用的旺盛火井。人們把一個大竹筒插入井口,竹筒上蓋以盛水的瓷碗,又用兩個小竹筒從大竹筒的兩旁把天然氣引到兩口鍋的鍋底煮鹽。本段文字所描述的火井,是清代雍乾之際一例火井煮鹽實況。與【遊宦余談】和【松窗夢語】記述的『周圍有灶數十』和『一井可供十餘鍋』的火井相比,一口火井供兩鍋之用,就顯得火小了。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示,對於供應兩口以上鹽鍋天然氣的火井來說,井口儲氣、分輸裝置是必不可少的。火井產氣量愈多,供應的鹽鍋數量愈多,儲氣和分輸裝置也就相應實現大型化、複雜化、多功能化。近代自貢鹽場強旺火井所使用的『*[穴+康]盆』,就是證明。
    此外,火井通過竹梘,向周圍的鹽灶、鹽鍋輸送天然氣。竹梘的製作方法,【遊宦余談】和【松窗夢語】的記述都太簡略,一說『土人用竹筒引火氣煎鹽』;一說『以竹刳其中,引火至灶』。可以理解的意思,是將楠竹從中間剖開,去掉內節,合而為一。但是,使用這樣的竹梘『引火至灶』是不行的,它需要密閉縫隙的辦法。【天工開物】卷上『作咸第五』記載,竹梘用『漆布』密閉縫隙。經過密閉縫隙以後的竹梘,可以向煮鹽的鍋灶輸送氣壓不太高的天然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雲台山火井已經達到的天然氣開採工藝歸納如下:
    1.這口產氣量較高的火井供應着數十座鹽灶或者十餘口鹽鍋煮鹽,必須使用類似清代富榮鹽場火井採氣、輸氣中使用的木製察盆,用以儲集和分流壓力較強的井下天然氣;
    2.這口火井要將產出的天然氣輸送到數十座鹽灶或者十餘鹽鍋煮鹽,必須利用若干剖開、去節、用漆布合縫、可以牝牡相接延續的楠竹作為輸氣管道,一頭從察盆吸氣,另一頭直通鹽鍋下面的灶膛燃燒;
    3.為了保證壓力過高的天然氣不致失去控制、發生嚴重的爆炸燃燒事故,還應當有相應的泄氣裝置,類似清代富榮鹽場火井上常用的沖天梘,以泄旺氣。
無論我們怎樣猜測明代火井的開採技術,如果沒有這些必不可少的設施互相配合,雲台山火井絕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利用。結論只能是,既然火井有開發價值,人們總會通過從生產實踐中增長的聰明才智來達到開採和利用這些天然氣資源的目的。至於製造這些設施的材料,人們採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就可以解決。
  
    四、雲台山火井的地理位置
  
    有關雲台山火井的地理位置,【遊宦余談】和【松窗夢語】記載都不太清楚。張瀚說,火井在『潼川西』,古代潼川州治為今三台縣城,火井應在縣城以西。張瀚顯然是以雲台山作為火井所在地,大而言之,火井在州治西。朱孟震說,『火井在雲台山東五裏』,說明朱孟震的記述深入到火井的具體位置,測得火井在雲台山偏東五裏。如果將兩個方位疊加,雲台山火井實際位置應在今三台縣城以南。
    查國家地名詞典:距三台縣城南30公裏的安居鎮,起源於康熙年間,初以地名命場名曰『雲台場』。場南有古蹟雲台觀和V江漢墓群。更有趣的是,當地自古有鹽井,現在仍在生產食鹽(【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四川省】第243―24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筆者由此推測,雲台山火井正是明代潼川州鹽業發展所造成的。人們在開鑿鹽井的過程中,無意中打出了火井,當地鹽業生產者正好利用火井天然氣煮鹽。據此可以肯定:雲台山火井的確切位置在今三台縣南30公裏的安居鎮,而不是過去論者所說的『蓬溪一帶』(林元雄等【中國井鹽科技史】第392頁,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出版;魯子健【臨邛火井考】,【鹽業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5頁)。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