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06|回覆: 0

[古代科技] 蔡倫改進造紙技術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12-6 10: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藝術中國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過去多沿用歷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蔡倫傳】中的說法,認為紙是東漢時代宦官蔡倫於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發明的。其實古籍中的已有記載,在蔡倫「發明」紙之前,已經有人使用紙張。『後漢書・賈逵傳』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漢章帝命賈逵選擇成績優秀的太學生二千人,獎給『簡、紙、經傳各一通』。這說明當時已用紙抄寫書籍,這個時間早於蔡倫造紙近30年。『東觀漢記』 中只記有『蔡倫典尚方作只紙』 『東觀漢記』的作者劉珍、延篤等人,都是蔡倫同時代的人,如果蔡倫發明了紙他們是不會不記載的。20世紀以來由於西漢古紙的發現,蔡倫發明紙的說法開始動搖,繼而被否定。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紙技術的革新和推廣者。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今湖南耒陽)人,東漢明帝十八年(公元75年)入宮當宦官,章帝建初年間為小黃門。和帝即位提升為中常侍,永元九年(公元97年)兼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場,專門監督製造各種御用器物。那時,造紙術雖然已經發明,紙張可能只在民間流傳。由於質量問題,紙張也難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並不看好紙張。蔡倫看到了紙張取代簡帛的前景,利用尚方的有利條件,改革造紙技術,製造了一批質地精良的紙。


    蔡倫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他認為擴大造紙原料的來源,改進造紙技術,提高紙張質量,就可以使紙張為大家接受。蔡倫首先使用樹皮造紙,樹皮是比麻類豐富得多的原料,這可以使紙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樹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膠、蛋白質遠比麻類高,因此樹皮的脫膠、製漿要比麻類難度大。這就促使蔡倫改進造紙的技術。西漢時利用石灰水製漿,東漢時改用草木灰水製漿,草木灰水有較大的鹼性,有利於提高紙漿的質量。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把他在尚方製造出來的一批優質紙張獻給漢和帝劉肇,漢和帝很稱讚他的才能,馬上通令天下採用。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傳遍各地。公元114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民間便把他製作的那種紙稱為『蔡侯紙』。漢安帝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相互傾軋。蔡倫難於應付這種政治鬥爭,於公元121年服毒自殺。


    『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形象地再現了兩漢時期的造紙術,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經水浸、切碎、洗滌、蒸煮、漂洗、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為紙張。


    蔡倫獻紙之後,造紙技術和紙張廣為流傳。東漢末年,東萊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紙能手。他造的紙,比蔡侯紙更為白潔細膩。趙歧著的【三輔決錄】中,提到左伯的紙、張藝的筆、韋誕的墨,說它們都是名貴的書寫工具。筆、墨和紙並列,說明紙已是當時常用的書寫材料。紙成為竹簡、木牘、縑帛的有力競爭者,到了三、四世紀就基本上取代了簡帛,成為唯一的書寫材料,這就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東晉末年,豪門桓玄把持朝政。公元404年,廢晉安帝,並下令以紙代簡。簡牘文書從此基本絕跡。紙不僅在民間流通,而且成為官方文件的載體。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