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1|回覆: 0

[古代科技] 兵陰陽家與漢代軍事[下] (1)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06-11-3 11: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國學網
漢代的軍事術數保障,則是通過以下體系來實現的。

  第一,平戰結合的國家術數人員。漢代中央政府九卿之一的太常屬下,有太史令負責天文氣象占候,太卜令負責卜筮(後省並太史),太祝令負責祭祀穰禱,均六百石。另有諸多巫覡散在宮廷和一些國家部門,如長安諸祠官有女巫,又有梁、晉、秦、荊、九天諸巫,『皆以歲時祠宮中』。又有河巫祠河於臨晉,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等等。[45]她(他)們平時為朝廷和王室服務,戰時則是勝利的特殊保障者,這一點上面已經說到。其中,太史令一職最為重要。太史為王朝最主要的占候職務,機構頗為龐大。其屬員據【漢官】有:『太史待詔三十七人,其六人治歷,三人龜卜,三人廬宅,四人日時,三人易筮,而人典禳,九人籍氏、許氏、典昌氏,各三人,嘉法、請雨、解事各二人,醫一人』; 『靈台待詔四十一人,其十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風,十而人候氣,三人候咎景,七人候鐘律,一人舍人。』太史必須經常、及時地向皇帝和朝廷報告占星望氣的結果,對軍政大事發生影響。與軍事有關的例子如:【漢書・王莽傳中】:天鳳六年春,『莽見盜賊多,乃令太史推三萬六千歲歷記,六歲一改元,布天下。』 【王莽傳下】:地皇四年『十一月,有星孛於張,東南行,五日不見。莽數召問太史令宗宣,諸數家皆繆對,言天文安善,群賊且滅。莽差以自安。』【後漢書・靈帝紀】: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謀誅諸宦官,『會北方夜半有赤氣,東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陰謀,不宜北行。」帝乃止。』有時,太史還直接以施術者的身份介入軍事行動,如武帝時太史奉靈旗『指所伐國』。

  第二,知曉軍術的軍官隊伍。漢代軍官多曉占候禳辟之術,這首先是因為當時尚未形成後代那種固定的文武分職,在朝廷,諸臣經常要領兵遠征; 而地方重要的行政官員如縣令、長,郡守和州牧,均是法定的一地最高軍事長官。漢代長吏多由經術進,而士人研習術數蔚然成風,因此當他們成為將領帶兵上陣時,並不缺乏兵陰陽素質。而且作為軍官,看來他們的職業訓練中也不乏相關內容,至少他們中的許多人平時較注意學習和研究兵陰陽家的著作。銀雀山一號漢墓主可能是一個下層軍官(司馬),墓中出土大批兵書特別是兵陰陽家的典籍,應非偶然。有跡象表明,精通術數在當時就是堪為將才的標誌。【後漢書・ 王景傳】:景先祖王仲,『好道術,明天文。諸呂作亂,齊哀王襄謀發兵,而數問於仲。及濟北王興居反,欲委兵師仲,仲懼禍及,乃浮海東奔樂浪山中』; 【漢書・宣元六王傳】:淮陽王欽欲有所為,有人薦言『聞齊有駟先生者,善為司馬兵法,大將之材也……駟先生蓄積道術,書無不有,願知大王所好,請得輒上。……王得書喜悅』。此外如蘇竟為代郡中尉,楊春卿『善圖讖學,為公孫述將』,董扶任蜀郡屬國都尉,許楊為酒泉都尉等[46]。可見,通曉兵陰陽學是漢代軍官的素質要求之一。

  第三,徵招延攬軍術人才。兩漢高級將領,多徵辟才士於幕中,術數人才是他們招致的重要對象。這既是補己之不足,也是戰鬥力的直接貯存。新莽時『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試圖發動政變失敗已如上述,又如:建武三年,名術士郅惲被積弩將軍傅俊任命為將軍長史,『授以軍政』 [47]。中平五年,望氣者說京師將有大兵,兩宮流血,大將軍何進的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進言,要天子將兵以為厭勝,何進奏靈帝行之。[48]許、何二人顯系郅惲一流的人物。元鳳三年,『詔與丞相、御史、大將軍、右將軍史各一人,雜候上林清台,課諸歷疏密』[49],這些人能同朝廷術數官員一起從事天文占侯和曆法校定,自然也是高水準的專家。有些將領帳下,還招致有巫覡之流,『蓍筮常陳於前,巫祝不去於側』[50]。【太平御覽】卷735引【幽明錄】: 『董卓信巫,軍中常有巫。』其部將李唷⑴8ǖ戎好巫,也一點不遜於董卓。

  在很多時候,王朝也會直接向民間徵招軍術人才,『拔擢天士,任以大職。』[51]武帝時,就有所謂『公車方士』[52]; 元帝初元三年,詔丞相、御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平帝元始五年,征天下能為天文方術圖讖兵法教授者,至者數千人。[53]這種舉措,在新莽時期達到了高潮。王莽曾『博募有奇技術可以攻匈奴者,將待以不次之位』,又曾『除用征諸明兵法六十三家術者,各持圖書,受器械,備軍吏』,以征山東。史稱前來應募者數以萬計,『或言能渡水不用舟楫,連馬接騎,濟百萬師;或言不持斗糧,服食藥物,三軍不飢;或言能飛,一日千裏,可窺匈奴。莽輒試之,取大鳥(鬲+羽)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莽知其不可用,苟欲獲其名,皆拜為理軍,賜以車馬,待發。』[54]

  可見,在漢代軍隊組織中,術數人員具有重要地位,他們作為軍中不可缺少的必備人士,主要不是通過設置專職軍官來保證,而是通過發揮國家專職術數人員作用和選拔精通術數者成為軍官或幕僚來實現的。研究漢代軍制,必須注意這個問題。漢代對軍官術數素質的看重,當然是當時軍事的術數鬥爭性質所決定的。而漢代民間教育和術數教育的發展,則為漢代軍官有關素質的培養和人才選拔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