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9|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代數學派『太極』觀(3)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2-4-26 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文化
二、張行成太極觀

張行成對『太極』的認識,基本上是邵雍觀點的發展。認為『太極』是兼包理氣、虛實、動靜之『數』。
1.太極兼包虛實、動靜
張行成對邵雍的太極為一、為心、為道、為氣進行解釋,將邵雍看似矛盾的太極觀以『虛實』、『動靜』兩方面加以整合,從而得到了合理的說明。『太極兼包動靜,靜則見虛,動則見氣。氣動為陽,靜復為陰。故太極判而為陰陽,二氣相依以立而未嘗相無。』(【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四)
關於太極兼包的『動靜』和『虛實』,張行成認為是『靜則見虛,動則見氣』,『動靜』是就功能(用)方面說的,『虛實』是就形質(體)方面說的,兩者不可分離。關於『虛』、『靜』,張行成說:『寂然不動,虛則性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太極本靜,故不動為性,發則神。』(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虛』、『靜』指寂然不動性為太極的本性。
所謂『實』則指太極的實質、形體,張行成以為太極之實為『氣』,他在【觀物外篇】卷七中多次提到:『太極者,大中之氣也。太極,一氣也。太極者,元氣函三為一也。』『虛』與『實』往往相對而論:『太極之虛,為乾坤之性;太極之氣,為乾坤之體。』(【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太極一也,指一為虛,氣實存焉……太虛之中,初未見氣,即氣即虛,非一非二。太極者,兼包有無不倚動靜其元之元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太一者,太極之一。非虛非氣,即氣即虛。(【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反覆強調太極是『虛』之『性』與『實』之『氣』的合一體,而不是單一的『虛』或『氣』,『非虛非氣,即氣即虛』。實(氣)與虛之間的關係為:『天地萬物包於虛,而生於氣。虛者,陰也;氣者,陽也。虛以待用,氣以致用也。氣出於虛,役物藏用。』(【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認為『虛』與『氣』是太極不可分割的陰陽兩面。『氣出於虛』,『虛以待用,氣以致用』是就太極的本性與功用而言,虛為本性,氣為功用。
除以『氣』為太極之實外,張行成還提出『理』為太極之實義。『太極者,太虛也;太虛無物,理為實義。』(【易通變】卷三十四)『理者,太虛之實義。』(【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以『理』為太極之實義,從而引出太極為理、數合一體的結論。
2.太極兼有理、數之義
張行成在太極具有虛實兩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理』為太極之實,『一』為太極之虛:『太極一也,指一為虛。』(【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作為太極之實的『理』指什麼?張行成繼承邵雍說,以『理』為天地萬物的本然之理則,而這一理則即是事物萬法之本原,太極之根本:『蓋萬法出乎理,理之所至,自然而成,然理者,天下之公,非我所得……是謂天德太極之根,可以成己,可以成物。』(【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這個『理』實為數的變化理則,張行成說『是故太極,元氣函三為一也。天下之理,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太極之『理』體現在數的分合上:『太極者,肇分十數,斯具天五地五,各以一而變四,其二無體,所者八。有天而地效之。所謂八者四而已,故卦止於八,而象止於四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陰陽分太極,在道則為乾坤,在氣則為天地,鍾於人則為男女,散於物則為動植,於其中又細分之,至於不可數計,無非兩也,合一則致用。』(【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這是就太極的一分為二的變化、生成法則而言的,是筮法生成論及宇宙生成論,但逆推之,則合二而一,最後歸為太極,太極為一:『太極為二之一,在先天圖則剝當陽一,牡幣躋唬而祖於乾坤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五)這種分二、合一的數的法則,即是太極之理。張行成在解釋邵雍『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一節時說:『太極者,一元。一元者,乾元、坤元之本,合而未離者也。……故太極為一,不動,生二,二即是神。夫太極動而生陽,陽為奇一也;動極復靜,靜而生陰,陰為偶二也……真至之理,自然生神,神應次二,有動有靜,於是生數……數生象……神則數者,動靜變化,倏陰忽陽,一奇一偶,故有數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這是從太極蘊含的『神』的功能立論,以一分為二的動靜、陰陽變化為『神』,為『理數』,為事物自然變化的『真至之理』。此理即代表事物生成次序的『數』的理則。張行成認為,『易起於數』(【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這種『數』即『理數』,是萬事萬物的本原。
太極之數在於『一』,『一』不是一般的數,而是理數,代表『中虛』:『是一也,在二為三,在四為五,在六為七,在八為九,皆中虛致用之處也。是故人物與天同數者,太極中虛之用也。』(【易通變】卷七)是從數上論,太極之『中虛』為三中去二之一、五中去四之一,從致用角度看,二因一而三,四因一而五,六因一而七,八因一而九。張行成認為邵雍這種『理數』法則,『所以錯綜互用者,因其自然之理,非先生之臆說也。』(【易通變】卷一)代表自然萬物的理則。而『一』作為太極,則是萬事萬物的本原。
張行成認為太極之理數出於心中。他解釋邵雍『心為太極,又曰道為太極』說:『蓍合一握四十九之未分,是謂易有太極。太極者,太一也。包含萬有於其中,故曰道為太極,在人則心為太極。太極不動,應萬變而常中,乃能如天,故揲蓍掛一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這是從揲蓍法上解釋『太極』,以四十九數合而未分為太極,以包含萬有為『道』,以人心為『心』。他在解釋邵雍『先天學心法』時,又以天地之中為『心』:『先天圖自坤而生者始於復;自干而生者始於饋=栽諤斕刂中,中者心也。故先天之學為心法而主乎誠。蓋萬法出乎理,理之所至自然而成。』(【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又解釋邵雍『無極之前』、『有象之後』,認為『此明先天圖復郎於乾坤而為小父母也。』並以復牢天地之中,為太極:『極,至也,中也。理以中為至。太極者,大中之謂也。謂太極為無,偏繫於無,非中也;謂太極為有,偏繫於有,非中也。』(【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七)此是以不偏執於有無,遵於『中道』為『中』。並以此『中』為『天下之理』,進而論述『南北陰陽』、『東西天地』為『中』者,即天地、陰陽之所合這個『中』,用數表達即『混而為一』,即『含三為一』,亦即『理數』。
總之,張行成的『太極』觀是一種兼包了虛實、動靜、氣神的『理數』,『氣』是就太極的形質而言,『理』是就太極的本性而言。這個理即『理數』,即萬物生成變化的理則及數的規定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