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8|回覆: 0

[對聯賞析] 對聯中的對比手法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9-15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惡人谷珠樓
對比,又叫對照,是把相反、相對的兩種事物、或一事物的相反、相對的兩方面放在一起對照、比較,使雙方都更加鮮明、突出,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做對比。
  對聯中的對比,從內容上可分爲兩種:『兩物對比』和『一物兩面對比』。下面就分別加以說明:
  一、兩物對比。就是把相反、相對的兩種人物或兩種事物放在一起對照、比較。例如:韋拔群(一八九三――一九三二年)同志曾在東蘭縣列寧岩中題寫了一副對聯:
  土豪劣紳把窮人當盤中餐;
  窮苦大眾將豪紳做槍口靶。
  這副對聯把兩種敵對的人物拿來對照,通過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勞苦大眾對剝削階級的強烈反抗和刻骨仇恨的分述,構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有副警句聯云:
  太行之高,背而弗見;
  秋毫之末,視而可察。
  此聯把一大一小兩種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從正反兩方面加以對照比較。
  有副挽『五・四』運動烈士聯語云:
  愛國者,無辜受戮,竊國者,法外逍遙,面對著這殘暴措施,誰個不怒髮衝冠;
  已死的,播下種子,未死的,努力耕耘,肩負起此艱難任務,人人都咬緊牙關。
  上聯以『愛國者』的遭遇和『竊國者』的結果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在反動軍閥政府的統治下,愛國有罪,竊國和賣國無罪的黑暗現實;下聯用『已死的』影響和『未死的』行動加以對比,說明了革命者前仆後繼,鬥爭正未有窮期。
  二、一物兩面對比:就是將一種事物的相對、相反的兩個方面進行對照比較。例如:
  解放前,一家剃頭店題聯云:
  進門烏雲蓋日;
  出門白面書生。
  這副對聯對同一個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作了形象的對照比較,一『進』一『出』,由『烏雲蓋日』到『白面書生』,可謂『舊貌變新顏』,從而突出地點破了這家店門的行業性質,頗有招徠顧客之意。『白面書生』是一個固定詞組,用在此處,頓生佳趣。
  據清代文廷式(一八五六――一九零四年)【聞塵偶記】所載:一九零四年,中日甲午戰爭和談成後,台灣割讓給了日本國。時值慈禧七十壽辰,慈禧不但不圖雪國恥,卻反而一味粉飾太平,大慶萬壽。當時有人在城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云:
  萬壽無疆,普天同慶;
  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此聯把一個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來寫:上聯寫慈禧大肆慶壽,下聯寫慈禧賣國求榮,從慈禧的兩個方面進行諷刺,辛辣、深刻地揭露了西太后的奢侈生活和賣國行徑。
  從上下聯示意的關聯角度來看,對比聯應當屬於對偶格『反對』一式。所謂反對,就是上下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把主題表現得更爲深刻、鮮明。以上所舉幾例,皆屬這種情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