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5|回覆: 0

[古代科技] 人口多是漢代精耕農業的一項原因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07-8-8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摘自【歷史分光鏡】
假給未墾的公地,也只能有限度的解決人口增殖引起的糧食生產問題;在人口密度特高的核心地區,人口增殖的壓力當更爲可怕。漢代人口分布本不均勻;這種特殊擁擠的地區包括三輔地區、黃河中下游及四川的成都盆地。向南的移民使南方增加了不少人口,但整個漢代的人口重心仍在北方。中原始終是人口壓力最大的地區。
  增加耕地面積是增產的一法。另一方法則是增加單位面積的生產量。漢武內外多事,封禪、塞河、開邊,已將過去幾代的儲積用盡,食糧不足的現象比以往任何一代更爲嚴重。武帝末年,罷戌輪台,封車千秋爲富民侯,象徵武帝轉而注意到農業的增產。
  根據正統的馬爾薩斯【人口論】,在生產技術達到一個水平時,人口也有一段穩定的時期。等到另一技術進步歙食糧供應更多時,人口才再度喪失穩定。依此理論,人口是跟著經濟情況改變的應變變數。然而人口與經濟改變之間的關係似比馬氏理論所假定的情形更爲複雜。新技術的傳播,甚至發明,往往可應人口增加而引起。人口學家Wrigley指出,人口與經濟條件之間的互應關係,往往有助於解釋何以在歐洲及其他地區工業化以前的社會,其經濟基礎的農業,仍可以緩慢的,然而逐步的改進。
  Ester Boserup討論農業生產條件的名著,雖只是短短的一本小書,卻是對馬爾薩斯【人口論】的重要修正。近年來,經濟史家對這本小書,已有了不少辯論。她認爲人口增殖是農業技術進展的主要因素。歷史上常見的情形,因人口密度高,農夫才以爲集約式耕種可以在同一單位面積的農田獲得更多的利潤。換句話說,即使農夫已知道了精耕細作的技術,若人口密度不到一定的水平,農夫也犯不著在一塊小面積土地上用盡氣力。另一方面,人力供應充分,也由人口增殖而不成問題。人口密度高,土地供應少,農夫勢必著眼於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也就是整個生產量的增加。
  武帝時,中原郡國人口密度已超過每平方公里一百人,而新開放的公田也很快的不夠分配。人口壓力已很明顯,趙過的『代田』法在武帝末年得到推廣,當與人口壓力的情形,有其對應關係。在此以前,漢室已長期實行勸農政策。而政府中人對於農業知識的推廣,也未嘗不時時留意,例如董仲舒就曾建議鼓勵三輔關中農戶種植宿麥,董仲舒的奏疏說到『今關中俗不好種麥……,幸詔大司農使關中民益種宿麥。』足見其目的爲以增加一次冬季農作,庶幾因收入增加,而改變農戶收入,使農民不致脫離農業生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