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1|回覆: 0

[古代科技] 古代的節水農業―抗旱耕作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07-8-27 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傳統農業技術
淮河以北的中國北方地區,由於降雨量稀少,農業生產經常面臨乾旱。對付乾旱最有利的辦法當然是興修水利,但是在以一家一戶爲生產單位的自然經濟條件下,興修水利是非常困難的,相比之下,改進耕作方法,增加抗旱能力更爲可行。自農業誕生的新石器時代以來,北方農民就在爲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最早出現的一種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畝法。畎畝,也就是今天在田間地頭所能看到的溝和壟。古人種田爲什麼要開溝起壟,原因之一就是爲了抗旱。古人有個說法就是『上田棄畝』,意思是說:在高田裡,將作物種在溝里,而不種在壟上,這樣就有利於抗旱保墒。其實道理比較簡單,乾旱的原因在於缺水,尤其是土壤中水分的缺乏。俗話說,水往低處流。溝低於壟,自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就比壟上高。這就是畎畝法抗旱的道理。

  畎畝法主要實行在先秦以前,到了西漢時期,在畎畝法的基礎上又出現了代田法。代田法是西漢中期農學家趙過所發明並推廣的一種耕作方法。它的方法是在面積爲一畝的長條形土地上,開三條一尺寬一尺深的溝(畎),溝的位置每年都有輪換,因此稱爲『代田』。將種子播種於溝中,等   到苗發芽長葉以後,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時,將溝兩邊的壟土,杷下來埋在作物的根部,這樣便能起到防風抗倒伏,抗旱的作用。

  代田法是由畎畝法發展而來的,它的基本結構也是由畝和畎,即壟和溝組成。它在技術上有以下的特點:一是溝壟相間。種子播種在溝中,待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將壟土壅苗(平壟)。其作用是防風抗倒伏和保墒抗旱,實際上體現了畎畝法中『上田棄畝』的原則。二是溝壟互換。壟和溝的位置逐年輪換,今年的壟,明年變爲溝;今年的溝,明年變爲壟。由於代田總是在溝里播種,壟溝互換就達到了土地輪番利用與休閒。三是耕耨結合。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開溝起壟,等到出苗以後,又要通過中耕除草來平壟,將壟上之土填回到壟溝,取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由於代田法的這些特點,加之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農器,如耬車、耦犁等,使得代田法確實取得了好的效果,單位面積總產量得以提高,和沒有實行代田的平作田相比,畝產量常常要超過一斛以上,好的時候甚至還要加倍。確實起到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好效果。

  漢代除了代田法外還有一種抗旱高產的栽培技術方法,這就是區種法。區種法,又稱區田法,是專爲抗旱而設計的。區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寬幅區種法,一種是小方形區種法。無論是寬幅區田,還是小方形區田,它們都具有以下的一些特點:(1)作區深耕,不耕小區以外的土地,以充分挖掘區內土地的增產潛力。(2)等距點播,區田內所種作物的行距、株距都有一定的規格,呈等距點播形式,這樣可以保證作物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3)便於管理,因爲區田不耕旁地,故施肥、灌溉,以及中耕除草都在區內進行,便於充分發揮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同時等距點播也便於區內操作。(4)由於區田不耕旁地,只是著眼於區內深耕,起到抗蝕保土的作用。這個特點使得『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爲區田』,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同時,還擴大了耕地面積。

  然而,不論是畎畝法、代田法,還是區種法,也不論是壟作法還是平作法,都必須面臨如何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以及如何解決翻耕後,平整地面和破碎土塊等問題。漢代採用的是耕摩結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後用『摩』來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塊,以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魏晉時期,則在耕摩之間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體的旱地耕作技術體系。從此以後,中國北方旱地耕作技術形成了。

  中國歷史上雖然有較爲發達的水利事業,但卻長期滯後於農業的發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乾旱成爲中國農業發展的最大的不利因素。中國歷史上的自然災害,以旱災占首位。中國的北方旱地又是發生旱災的主要地區。解決乾旱問題首先在於興修水利,而在水利事業滯後的情況下,採用抗旱耕作則不失爲一種更爲行之有效的辦法。抗旱耕作技術是中國農業乃至中華文明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的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因之一。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