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4|回復: 0

[古代科技] 播种机的始祖―耧车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07-8-27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传统农业科技
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这种工具据东汉崔《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据史书记载,耧车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时南征北战,国力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亏损,晚年的时候他对他的所做所为感到有些后悔,于是就任命赵过为主管农业的官员。赵过不愧为一个农业专家,他上任以后,积极组织实施代田法,这种代田法实行沟垄相间,逐年轮换,庄稼种在沟中,并通过中耕平垄,起到抗风旱的作用,从而使实行代田法的田比没有实行的田获得了更高的产量。为了推广代田法,赵过还发明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农具,耧车便是其中之一。耧车的三个耧脚可以一次性开出三条沟来,同时完成的还有播种和覆土等项作业,因此大大提高了效率。

  耧车的出现与分行栽培是分不开的。原始农业时期,人们采用点播和撒播的方式,将种子种在地里,这样长出来的庄稼就像是满天的星斗。18世纪以前的欧洲仍然盛行的是种栽培方法,而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农业生产就已出现了分行栽培技术。当时将行称“役”,而禾就种在役中,《诗经》中有“禾役uu”的诗句,说明分行栽培的庄稼长势良好;战国时期,亩畎法便是一种分行栽培法,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分行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因此在播种时要求做到横纵成行,以保证田间通风。对于行距和株距都有严格的规定。耧车的出现为分行栽培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它能够保证行距、株距始终如一。

  分行栽培最初也许是出于排涝和保墒,但它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有利于中耕除草。而在此基础上发明的耧车也为畜力中耕的发明准备了条件。元代时,出现的一种耧锄,它是直接从耧车发展而来的,耧锄同耧车非常相似,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i锄。使用时用一驴挽之,效率非常高。锄头的入土深度达二三寸,超过手锄的三倍,而且速度快,每天所锄的地达二十亩之多。(王祯耧锄图)耧车除了改进为耧锄之外,还经过改进用来施肥,而成为下粪耧种。下粪耧种,是在原来播种用的耧车上加上斗,斗中装有筛过的细粪,或拌过的蚕沙,播种时随种而下,将粪覆盖在种子上,取到施肥的作用,使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功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