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6|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農業史的分期和特點(7)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7-9-21 16: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第四:農業生產與民族的融合和鬥爭的關係

  民族問題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民族的特徵之一是有共同的經濟生產,而農業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因此,從事不同類型的農業,成爲區別不同民族的重要依據之一。例如,許多學者都把種稻作爲古代百越族主要文化特徵之一。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在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下,從事各具特色的農業,各有其獨特的創造,這些創造匯合成中華民族光輝的古代農業文明。農業的發展包括縱的和橫的兩個方面:縱的方面是生產內容的豐富、生產領域的擴大、生產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提高等等;橫的方面是先進技術的推廣,農業地區的擴展等等。這兩個方面都是在各民族鬥爭和融合的過程中向前推進的,以致我們很難把各民族的成就截然分開。例如代表我國古代農業發展最高水平的漢族,本身就是由許多原始民族和古代民族融合而成的。漢族前身的華夏族,就是在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過程中,由活動於黃河中下游的黃炎集團和部分東夷集團爲主體,並包括了南方苗蠻集團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夏、商、西、周、春秋以迄戰國,它融合了進入中原的諸多游牧民族和游牧部落,融合了苗蠻系統的楚族和越族的一部分,奠定了漢族的基礎。漢族形成後繼續不斷吸收其它民族成分而日益壯大。因此,在現今漢族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的歷史成果中,實際上包含了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的貢獻在內。另一方面,我國歷史上很早就形成了各民族住區互相交插和彼此雜居的局面,即所謂『大雜居、小聚居』。由於起義、逃亡、戍邊、屯田、經商等原因,各少數民族地區無不居住著相當數量的漢人和其他族人,有些甚至融化到這些少數民族中去。他們一方面學習、適應當地民族的生產經濟和生活方式,同時又傳播漢族和其他民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這就是說,這些少數民族農業的許多歷史成果,同樣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例如,現今漢族人民的主食稻和麥,在我國分別是百越族和西方少數民族首先栽培的。對中華民族的健康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大豆,之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躍居爲主要糧食,與從東北部的山戎傳進『戎菽』有關。棉花、甘蔗、茶樹、漆樹等重要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的栽培利用,也以少數民族爲早。對古代農業起革命作用的原料是鐵,而春秋時代冶鐵業最發達的是苗蠻系統的楚族。最初的水利澆灌溉,大概也是在楚越等地發展起來的。漢唐良種馬身上流動著西域蒙古少數民族良種馬的血液,漢唐畜牧業的興盛直接與游牧民族傳進的良種良法和優良飼料有關。西域的葡萄、瓜果、蔬菜傳入中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質生活和農業內容,而新疆的灌溉農業則是漢族的屯丁和移民協同當地各族人民興辦的。總之,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成就,是各族人民在其相互鬥爭和相互融合的漫長過程中共同創造的。

  我國古代農業發展的不平衡,與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有關,也與多民族的狀況有關。因爲雖然各民族的農業成果匯合爲光輝的農業文化,但由於存在 著封建統治,由於各民族情況與條件的懸殊,它的推廣必然要走曲折的漫長的路,而且封建壓迫總要把一些少數民族排斥到邊遠閉塞、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

  在民族關係中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關係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游牧部落是在原始農業發展的較晚階段出現的,在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之中或之後,在游牧部落的基礎上形成了游牧民族。由此形成了以游牧爲主的和以農耕爲主的兩種經濟類型的民族,這就是我國古代歷史學家所稱的『行國』和『土著』。農耕民族需要從游牧民族地區取得牲畜和畜產品,游牧民族則需要從農耕民族地區取得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形成了兩類民族之間的經濟聯繫。尤其是游牧民族,由於種植業基礎的薄弱,這種需要更爲迫切,形成對農耕民族的經濟依賴。在正常的經濟交往受到陰礙或不能滿足需要時,往往訴之於戰爭。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在土地利用上是有一定矛盾的,加上游牧部落的這種掠奪性,往往構成對農耕民族的威脅。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這種區分,它們的經濟聯繫和矛盾鬥爭,在世界歷史上是帶著遍性的現象。中國的特點是游牧民族統治區和農耕民族地區明顯地分隔開來,在經濟上互相聯繫、又互相鬥爭,此消彼長。這成爲我國古代農業布局和農牧關係的一個顯著特徵,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以至整個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在兩者長期的聯繫和鬥爭中,促進了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各自發展,總的趨勢是農耕文化不斷擴展。因爲在人口增加的條件下,農耕方式能在一定的土地上能養活更多的人。

  所謂規律就是事物的本質和本質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決定了事物發展的總方向和大秩序。上述諸方面關係及其開展,就包含了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規律性在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