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0|回覆: 0

[古代科技] 宋元時期的農業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07-10-18 1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歷史網
宋元時期,農業生產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從其所養活的人口可以得到反映。有學者估計,『到12世紀初,中國的實際人口有史以來,首次突破1億。』其中尤以南方的人口增長最快。人口的增加不僅僅是農業生產發展的表現,同時它又給農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耕地不足。出現了『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山鄉細民,必求墾佃,猶勝不稼』的局面。擴大耕地面積已成當務之急。何處去取得耕地的補嘗呢?南方和北方相比,地形地勢較爲複雜,除了有早已開墾利用的平原以外,更多的是山川和湖泊,於是與水爭田,與山爭地是解決耕地不足問題的主要方向。從當時的技術條件來說,一些耐旱耐澇作物品種,如黃c稻和占城稻等的出現和引進爲山川和湖泊的開發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另外各種農具的出現,也爲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宋元時期的土地利用形式有梯田、圩田和架田等幾種主要的形式。
  梯田之名,始見於宋代,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驂鸞錄】中記載了他遊歷袁州(今江西宜春)時所看到的情景,『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曰梯田。』宋元時期,閩、江、淮、浙等地都有許多梯田的分布。其中宋時以福建梯田最多。
  梯田所開發的都是山區的農田,但從宋以後的情況來看,新增耕地面積主要來自湖區或水濱地區。早在春秋末期,長江下游太湖地區的人們就已開始築圩圍田。這種圍田到唐五代時期,則已發展成『塘浦圩田』。進入南宋之後,圍湖造田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大規模的圩田在長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地區如星羅棋布。
  在各種土地利用方式中最爲巧妙的要數架田。架田,又名葑田,是一種浮在水面上的田w。【陳昱┦欏飛纖擔骸叭羯釧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爲田w,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w,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宋元時期,江浙、淮東、二廣一帶都有使用,其分布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其中二浙最多。與梯田和圩田有所不同,架田在種植糧食作物的同時,還大量地種植蔬菜。
  宋元時期,作物的種類有所增加,其中的蕎麥和\黍(即高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等就是這一時期新增的種類。蕎麥是一種種植季節較長而生育期短,適應性廣而耐旱性強的作物,蕎麥的普遍種植對於增加複種面積,擴大土地利用和防旱救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唐以前,蕎麥的種植似乎並不普遍,只是在唐代才開始普及。高粱雖然在魏晉時期即已可能進入中國,但可能僅局限於邊疆地區種植,內地種植並不普遍,農書中記載高粱栽培始見於【務本新書】,後【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都有記載。供食用、作飼料,秸稈還可以作多種雜用,強調高粱的利用價值,這種不見於以前農書的新雜糧,顯然已爲人們所重視。除此之外,高粱還以其『莖高丈余』的優勢,廣泛種植用以保護其它農業生物。
  糧食作物種類的增加並沒有削弱某些作物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相反一些作物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還得以加強,稻麥即便如此。中國的糧食生產結構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以粟稻爲主,所謂『北粟南稻』,由於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是在北方的黃河流域,所以粟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格局到了隋唐時期,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開始被打破。稻逐漸取代粟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麥緊跟而上,與粟處於同等的地位。形成了稻粟麥三分天下的局面。到了宋元時期,稻麥的地位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唐宋以後,南方地區各種土地的利用形式不斷出現,加上大量的旱地改爲水田,擴大了水稻的種植面積,同時耕作技術的不斷提高,也大大地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這使得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扶搖直上。在水稻向北方擴展的同時,麥類作物也在早有麥作種植的南方地區,由於有各級政府的鼓勵而得以發展。宋代,由於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他們把原有的飲食習慣也帶到了了南方,社會對麥類的需要量空前增加,以及佃戶種麥所能獲得的實際利益,因而促進小麥在南方的種植達到了高潮。南宋紹興(1131-1162)初,出現了『竟種春稼,極目不減淮北』的局面。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稻麥二熟制。在稻麥成爲主要的糧食作物的同時,芝麻、油菜等也開始成爲重要的油料作物。
  宋元時期,衣著原料生產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此前衣著原料主要來自於桑柘和大麻。此後,棉花加入進來。由於棉花擁有特殊優秀的性質,非其它纖維品所能及,『且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苧,免緝績之工,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元代農學家王禎說:『中國自桑土既蠶之後,惟以繭纊爲務,殊不知木綿之爲用。夫木綿產自海南,諸種藝製作之法北來,江淮川蜀既獲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後,商販於北,服被漸廣,名曰「吉布」,又曰「棉布」。』特別中隨著栽培技術和棉紡織技術的發展,使得棉花在宋元以後得到了普及,到明代已是『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的大眾衣料。在棉花進入中原的同時,另一種重要的纖維作物苧麻種植也在北方又開始復興。
  土地的利用和地力維持的寶貴經驗
  農田的開墾和農作物分布的變化使得對土地的利用向著深度和廣度進軍。與此同時,一些關係到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發展的理論問題,諸如什麼樣的土地適合於種植?什麼樣的土地適合什麼樣的作物?地力是否會出現衰竭?如何保持地力常新壯?不同地區之間的作物可否相互引種?等等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糞藥說
  土壤的性質是不同的,有好壞之別,肥瘐之差。挑肥揀瘐是人們在進行土地利用時共同的心理。但肥沃的土地終究有限,因此,如何來利用表面上看來不太適合種植莊稼的土地是擴大耕地面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陳晁擔骸巴寥榔脈,其類不一,肥沃磽,美惡不同,治之各有宜也。……雖土壤異宜,顧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關鍵在於用糞。在此基礎上,陳晏岢雋朔嘁┧怠<礎跋嗍悠渫林性類,以所宜糞而糞之,斯得其理也。俚諺謂之糞藥,以言用糞猶用藥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因土施肥。元代王禎繼承了這一學說,認爲:『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農之事,糞壤爲急。糞壤者,所以變薄田爲良田,化磽土爲肥土也。』藥有生藥之分,劑量也有大小之別。王禎進一步說:『糞田之法,得其中則可,若驟用生糞及布糞過多,糞力峻熱即燒殺物,反爲害矣。』糞藥說的形成,是宋元時代對肥料的作用,有機肥料的特性有了相當深的認識,也反映了當時在肥料施用上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這是我國古代在肥料科學上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
  地力常新壯論
  土壤的性質不同,性質也非一成不變,宋元時期,人們發現『地久耕則耗』,一般情況下,『凡田種三、五年,其力已乏』。能否扭轉地力衰退的局面呢?陳瓴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凡田種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語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時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壯矣,抑何敝何衰之有?』指出只要重視施肥,或摻用客土,土壤是可以改良的,地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能保持地力常年新壯,那種認爲土地種了莊稼,就會土敝氣衰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這就是地力常新壯論。
  元代,王禎也繼承了這一看法,他中說:『所有之田,歲歲種之,土敝氣衰,生物不遂,爲農者必儲糞朽以糞之,則地力常新壯而收穫不減』。王禎認爲,土地連年種植,如不重視施肥改良,地力是會降低的,莊稼是會長不好的,反之,如果重視積肥、施肥,並採取相應措施,仍能做到『地力常新壯而收穫不減』。這是宋元時代對土壤肥力學說的一個重大貢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