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9|回覆: 0

[古代科技] 古代農業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四大貢獻(2)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09-11-30 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當代人類遇到的資源與環境困境,在根源上來自工業化時代認識模式。如果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認識模式,囿於現有認識模式的任何技術創新都無濟於事。應對危機,當代人類需要一種認識模式的革命。如果說15世紀走向工業文明的西歐,曾經從古希臘文化復興中汲取了智慧與營養,那麼,走向生態文明的當代人類也同樣需要從古代東方系統宏觀的認識模式中汲取智慧與營養。時代需要東方文化的復興。

    第三,古代人類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創造的豐富多彩、修身養性的精神生活,是對當代物質化中毒生活的一副解藥。當代人類生活在一個被人造化合物包裹的城市化世界中。工業化發展的程度越高,人類被人造化合物包裹得越嚴、越厚;離自然越遠時,當代人類的感覺就越文明。目前我們都在驚呼我們的自然環境受到了污染與破壞,其實另一個可怕的污染與危機被我們忽略了――這就是我們自身的精神家園同樣正在遭受着工業化文化毒素的侵蝕。

    醫治當代人類精神危機的解藥,在目前這個精神轉化為物質、物質吞噬精神的世界中無法找到。當我們沿着生態文明打開的時空通道進入到古代農業文明的時空時,卻發現我們的先民過着另一種生活。在古老文明的時空中,我們的先民在讚美自然的歌聲中春播,在吟詩蟲鳴中度夏,在感恩祈禱中秋收,在靜思養性中過冬。農業生產所提供的食物也許只能果腹,但他們仍然感到滿足與快樂。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得到的精神愉悅遠超過收穫本身。即使在顆粒不收的災年,他們也從未抱怨與詛咒自然,而是不斷地反省自身。正是在這樣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中,古代先民創造了一個超出現代文明人能夠想像出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作為古代農業文明中心區的中國,在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發展中,並沒有形成圍繞工具的穩定而系統的科學技術創新制度,可數的科學家甚少。但是可以盤點的中國古代文化大師、宗教大師、詩人卻是成千上萬。如果單從工業化物質財富觀看,古代農業文明是相形見絀。但是,如果從古代文明創造的龐大的精神財富看,現代工業文明毫無疑問地相形見絀。

    第四,重新認識與評價古代宗教文化的新價值。我們需要關注古代農業文明對人類另一個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古人對生命秘密的感悟與探索所能達到極點的宗教文化。宗教作為古代人類對生命認識的巔峯,也是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巔峯,更是現代人類很難企及的高峯。如果我們不以現代的偏見與傲慢來看待古代宗教,而是從更廣闊的時空、以更平常更包容之心來看待古代宗教的話,可以說古代宗教是古代人類對生命系統認識的高科技。古代宗教在對人從何而來、向何處去的終極問題回答中,也以古人類的智慧回答了宇宙從何來、向何去的問題。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的科學也越來越證明,中國道家與佛家所認識的世界與當代科學家認識的世界有驚人的一致性。如果說現代工業依靠物力外推把人類文明的足跡送到了月球,那麼古人則通過心力內求把人類文明足跡拓展到了另一個無限廣闊的宇宙。在生態文明時代,當代人類面臨着另一個革命性突破,這就是將古老的信仰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在各自不同時空,都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同時也在各自單一時空中走向了極限。當代人類的使命,就是必須突破單極時空認識誤區與局限,從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中汲取營養,在兩元時空中探索拯救人類的新路徑。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