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6|回復: 0

[古代科技] 北魏游牧经济与牧场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8-9 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学网
北魏拓跋部原来是一个逐水草而居,以游牧射猎为主的民族。

  前秦时,苻坚想从拓跋族中选拔一批带兵将领,便去问什翼犍,请他推荐人选。什翼犍答道: 我们部族能捕捉野兽、牲畜,善于奔跑,逐水草而居罢了,哪里有什么能力去带兵打仗。 ①什翼犍是不愿族人为前秦卖命,所以才这样说;但从话中还是可以看出,到什翼犍时,拓跋族人仍然以畜牧业作为自己的传统经济。

  北魏前期巨大的军事胜利,给拓跋族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牲畜、广袤的牧场和众多的劳动力,使北魏的畜牧业一花独放,飞速发展。

  官方的牧场,遍布全国,而且规模巨大。《魏书?食货志》中提到的河西牧场,有马200多万匹,骆驼100多万峰,牛羊无计其数。河阳牧场内经常保持有军马10万匹,作为京师警备之用。他们每年都赶着牲畜,由北而南,从河西一直放牧到并州(今山西省南部地区)。孝文帝迁都之前,又特命宇文福为都牧给事 ,让他到中原先选好牧场。宇文福一下子将黄河北岸东起石济(今河南淇县南)、西至河内(今河南沁阳),近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了进去,然后从平城迁来牲畜。宇文福完成工作十分出色,牲畜在迁场过程中毫无损失,受到了孝文帝的嘉奖①。

  拓跋 离散诸部、分土走居 时,有一部分游牧部落如高车等, 以类粗犷,不任役使 ②,实在难以改变其原有生产方式。于是北魏也就顺其自然,给他们酋长以封号、封地,让其以放牧为业,为政府提供畜产和皮毛。

  如安置在漠南的高车、封在秀容川(今山西原平一带)的尔朱氏、封在善无城(今山西左云西)的库狄干氏等,均是这样。孝文帝时,尔朱新兴家中的牲畜,以毛色分群,用分布的山谷来计算数量。朝廷每有军事行动,他都要贡献大批军马和粮食;到京城去,王公们给他珍宝,他便以名马回报③。高车自太武帝时降魏以后,每年均给北魏上供,其数量之巨,竞使北魏境内牲畜价格大跌,皮革大量积压④。

  ②   《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
  ①   《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上》。
  ①   《魏书》卷四十四《宇文福传》。
  ②   《魏书》卷一百零三《高车传》。

  民间饲养的牲畜也相当多:王公贵族们,从皇帝的赏赐中得到了大量的牲口;平城一带拓跋族大牧主的牧场, 牛马以谷量 ⑤;一般百姓家,也有不少牲畜。明元帝泰常六年(公元421年)诏令:六部民凡家中羊满百口,调军马一匹⑥。魏广阳王元深为恒州刺史,私家凡有马千匹以上者,他必夺百匹⑦。政府征发、官吏掠夺,羊以百口、马以千匹为单位,说明民间牲畜数量的确可观。

  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仅设置的专门机构,就有太仆、驾部尚书、外牧官、监御曹、都牧、典牧都尉、龙牧曹等等。如为官时 牧产不滋(不盛) ,或者私占牧田,都会被免官,重的还会被判刑、流放。

  北魏的畜牧业,以前期为最盛。到中后期,仍然保持了一定水平。尽管从太武帝开始便逐渐开弛禁苑,改牧为农,但官方在河阳的军马场仍然存在,民间如尔朱氏的牧场等也保持着原来的规模。自公元523年六镇起义爆发后,北方政局混乱,官、私牧场均受到威胁,牲畜多被 贼寇 盗掠。原附属于北魏的大大小小的领民酋长也纷纷反叛,北方畜牧业渐衰。东魏北齐时,略有所恢复,政府在代、忻二州设了马场,场内 悉是细马(良马),以为军用。 ①但总的讲,规模和数量已大不如北魏时期了。

  北魏建国之初,首先是畜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不足怪。拓跋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牲畜既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又是代步工具,马匹更是作战的重要装备。它所征服的,基本上是活动在大漠南北、有游牧传统的少数民族。

  它当时进入的中原,在饱经战乱之后,已成为满目疮夷、荆棘丛生、千里无鸡鸣、路上断行人的荒凉大地,复非昔日发达农业区的本来面貌。传统习惯的驱使,现实条件的影响,使拓跋部自然产生的第一个信念,就是发展他们最熟悉的畜牧业。要求这样一个民族一入主中原,就该立即抛弃原有的生产部门而转入定居农业,并不现实,也没有多少道理。事实上,任何一个落后民族要接受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都需要一个过程,都要经历痛苦而曲折的道路。北魏前期农、牧经济并存,而且畜牧业相对兴盛,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北魏前期的经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混合体:掠夺经济、畜牧经济、屯田及郡县农业,构成了北魏经济的四大支柱。在这一时期,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战争的进行和中原地区的被破坏,使掠夺经济及畜牧业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定居农业和手工业也在发展。这是北魏社会的发展方向,并正逐渐成为北魏发展经济的既定国策。(君阳诗话)

  ③   《魏书》卷七十四《尔朱容传》。
  ④   《魏书》卷一百零三《高车传》。
  ⑤   《北史》卷五十四《娄昭传》。
  ⑥   《魏书》卷三《太宗纪》。
  ⑦   《魏书》卷十八《广阳王元深传》。
  ①   《北史》卷五十五《白建传》。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