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7|回覆: 0

[古代科技] 燦爛的農耕文明:著名水利工程多建於戰國時期(2)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8-11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網
中國古代眾多水利工程的建設實踐,發明創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利工程技術,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古代的水利工程技術發明,簡而言之,大致包括如下三類:
一是勘測技術。古代在水工勘測方面,主要有『表』、『准』、『度』等。西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開鑿渭南漕渠時,『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什麼叫『表』?古人對這個概念有很淺明的解釋:『表者,巡行穿渠之處而表記之。』顯然,『表』就是灌區渠道的勘測定線,樹立標樁。而『准』,就是觀測地形高下,類似於現今的水準測量技術,故有『觀地形,令水工准高下』的說法。至於『度』,則是勘測地勢、地貌和水源等綜合情況,作出工程興建與否的決定。如『京師土地肥饒,可度地勢水泉,廣灌溉之利』。勘測技術的發明與完善,為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特別是遠距離渠道調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
二是工程技術。隨着各種灌溉工程的興建,水利工程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出現了井渠、飛渠、涵洞、閘門以及多種多樣的壩堰等。農田灌溉所需的取水、輸水、蓄水和防水等設施,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僅以堰壩而言,就有壅水壩、分水壩、擋水壩等多種;而以建壩的材質區分,有土壩、木壩、草土壩、竹籠石壩、樁基堆石壩等。
三是組織與施工。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部長』被稱作『司空』。『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藏,以時決塞,歲雖凶敗,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司空還常常『令習水者為吏』,即選派熟悉水利工程技術的人員擔任水官之職。水官負責水利工程的組織領導和民工調配,而涉及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則由『水工』承擔。這裏的『水工』不是修建水利的民工,而是水利專家,如韓國水工鄭國、齊國水工徐伯等,都是當年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
總之,數千年來,中國各族人民為抵禦旱澇災害,促進農業發展,因地制宜地發明了眾多的水利工程技術。這是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巧奪天工的傳統農具。中國古代有一句格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器』指的就是生產工具。中國傳統農具在農業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過許許多多的重大發明創造。這些傳統農具不僅在中國文明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其中有一些還流傳到了周邊國家甚至遠傳西歐,對世界農業文明進步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在中國古代農具史上,傳統農業中使用的犁是由原始社會的耒耜逐步演替而來的,因此古代文化常以耒耜來稱犁。犁的發展歷程是先有木石犁,而後有金屬犁,後者又分為青銅犁和鐵犁。到春秋時代,牛耕就有了歷史文獻記載。牛耕的出現代表了一個新的生產力時代的到來。從單純依靠人力耕作轉變為利用畜力拉犁,是農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進步。它在農業發明史上的地位,一點也不亞於近代發明的拖拉機。另外,牛耕所用的犁是一種根據一定的力學原理構成的複式農具,對材料的強度和構件組合的要求都比較高,表明當時已具備製造複雜農具的工藝技術。
繼耕犁之後,古人又發明了播種用的耬車。耬車,也叫耬或耬犁,是一種用畜力牽引的播種器。作為專用的播種器具,它已具有播種機的某些原理和雛形,是傳統播種技術的創新。用耬車播種,能做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勻,並且在播種時,將開溝、下種、覆土等作業環節合併進行,既提高了播種質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耬車是繼耕犁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發明。
我們的祖先不僅馴化了龐然大獸如馬來挽犁拉車騎射,而且還利用水力來推磨踐碓,提水灌溉,做到『延力借身,其利百倍』。西漢時期的一份文獻記載:『宓犧之制杵臼,萬民以濟,及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復設機關,用驢、騾、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據此可知,中國在漢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如果說我們對其中的『復設機關』還知之不詳的話,那麼到魏晉南北朝時,就能看到更為詳確的記載,而且出現了更多的精巧發明和創新。
擇精取華的育種技術。中國傳統社會常以『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作為祈年的吉語,這反映了農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五穀』、『六畜』都是遠古時代逐漸從野生的動植物馴化選擇而成的。其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品種繁育知識和技術。在近代基於生物遺傳學理論的育種技術發明之前,中國古代就已具有一套自成體系的選育作物和家畜品種的技術和辦法,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了豐富多彩的傳統作物品種和家畜家禽良種。
說起家畜選種,在中國婦孺皆知的故事是『伯樂相馬』。伯樂是春秋秦穆公時人,『伯樂姓孫名陽,善馭馬』。既然是以相馬著稱的一代名家,他肯定具有關於馬匹的形態特徵、生育特性的豐富知識,對馬的品種選育和改良有獨到的見解。相傳他寫過一部名為【相馬經】的專著,可惜失傳已久。在伯樂之前的夏商周時代,中國就有了相畜術的萌芽。殷墟卜辭中有不少殷王卜問出行時採用何種毛色的馬匹的記載。到了周代,相畜術有了發展,當時除了相家畜的毛色外,還重視齒形和形體的選擇。【周禮・夏官】設有『馬質』一職,是專門評議馬價的官員。這一官職的出現,一方面說明當時馬匹的交易很頻繁,交易量很大,客觀上需要有一個專門的官職來充當交易的中介和裁判。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的相馬專家,因為『馬質』為了能夠客觀地評定一匹馬的價值,必須具有分辨馬的優劣和類別的能力,也就是要有相馬的技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相馬帛書,用『得兔與狐、鳥與魚,得此四物,毋相其餘』來概括相馬的經驗,形象地描繪了對馬的外形要求。
為什麼古人如此重視『相馬』?因為馬在現代交通工具出現以前,是人類極為重要的幫手,上至天子國君,下至庶民俗子,疆場征戰、出行騎射、挽犁拉車,都少不了馬。因此可以說,古代的家畜飼養育種技術,在馬的身上體現得最充分。
東漢的馬援繼承了先輩相馬名師子輿、儀長孺、丁君都、楊子阿的相馬經驗,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創製銅馬於洛陽宮中。馬援的銅馬模型相當於西方近代馬匹外形學上的良馬標準型(西方一直到18世紀才有類似的銅質模型問世)。它不僅是中國相馬學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世界相畜史上的一件大事。
這一時期,除了相馬術有重大發展之外,相牛術和相豬術也相繼出現。【史記・日者列傳】記載『滎陽褚氏以相牛立名』,『留長孺以相豬立名』。據傳當時還有【相六畜】的專著,惜已失傳。
家畜的繁育技術在夏商周時期就已出現。為了防止牲畜亂交,保護孕畜和便於控制牲畜生育的季節,當時採取了牲畜的牝牡分群飼養的辦法。【夏小正】、【周禮・牧師】、【周禮・校人】、【周禮・人】等都有記載。在畜牧業的經營方面,以養馬為主的官營畜牧業也在【周禮】中有集中的反映。【周禮】中記載了一整套政府設置的畜牧業職官和有關制度。『牧人』、『校人』、『牧師』、『圉師』、『趣馬』、『巫馬』等,分別負責馬的放牧、繁育、飼養、調教、乘御、保健等。此外,又有『牛人』、『羊人』、『犬人』、『雞人』等管理各種牲畜的飼養與良種選育。相傳夏代設有『牧正』的職官。商代有管理王室馬匹的『馬小正』,還有管理牧地的『牧』。如此細緻而明確的專業分工,表明當時的畜牧業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經過一代代的不斷選育和改良,家畜的繁育技術日臻完善和進步,在此基礎上育成了無數的家畜家禽品種,其中不僅有伴隨歷史偉人拼殺疆場的名駒名馬,還有無數造福芸芸眾生的珍禽良畜。如家雞中的泰和雞、九斤黃、狼山雞、江南矮雞等;家鴨中的鳳頭鴨、南雄鴨、建昌鴨、北京鴨、高郵鴨等。家豬是中國最早馴化的牲畜種類之一,幾千年來的培育選擇,逐漸形成了華北型和華南型兩大類型。其中尤以華南的番禺豬和陸川豬最為著名。華南豬種肉質嫩,飼養周期短,耐粗飼,特別是繁殖力強,抗病力強,適應性廣。18世紀時陸川豬傳入英國,與當地約克夏地方品種雜交而成大約克夏豬。(待續)
註:本文摘錄自由姜春雲主編、人民出版社與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農業實踐概論】一書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