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1|回復: 0

[古代科技] “黍禾蓬勃想遗踪”(3)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12-3 13: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太原晚报
古文献记载 炎黄时期,黄帝的妃子嫘祖在山西的夏县开始了对野生蚕桑的驯化养殖。《夏小正》中有“三月摄桑,妾子始蚕”的记载,一方面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养蚕适期的选择,另一方面表明人们采桑以饲养蚕儿,反映了在改造动物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史记夏本记》中有“桑土既蚕,民得以下丘居”的记载,说明了当时的晋南大水一去,人们就立即从山上下来,从事蚕桑生产。一方面反映了蚕桑生产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蚕桑生产即驯化活动的普遍性。《易系辞》也记载说:“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所谓“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帛,所做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由此可见,在黄帝之前,人们以兽皮制衣,衣服是很短小的,从黄帝开始,人们就可以穿上丝帛制作的宽大衣服了。说明当时在野生蚕桑的驯化养殖上已经有了重大突破,而野生蚕桑的驯化养殖中心就在山西夏县。
夏县是蚕桑业的起源中心
考古发现
无独有偶的是,在1926年10月发掘的山西夏县西荫村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前、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蚕茧化石和抽丝用的纺锤。从发掘的半个蚕茧化石可以看出,形似桑磺茧,既非野蚕茧,又非家蚕茧,这正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确定把野蚕作为驯化对象,并且在驯化养殖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发展和进步。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80多年前,主持夏县西荫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我国最早的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在发掘报告中,对发现的“半割的茧化石”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发现替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国北部史前研究的新途径。中国有历史就有关于蚕茧的记载,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指数,较之安特生所说的陶鼎与陶鬲尤为可靠。”由此说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大发明,而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和成长的摇篮。著名的“丝绸之路”始于黄河流域,而其最初起点就在山西,山西的夏县是华夏民族之“华”的源头。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